边城 教案(3)

时间:2021-08-31

  其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怀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画于一炉,展示其人民的粗犷豪放强悍,民俗的淳朴善良,使其作品充溢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式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和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称为“文体作家”。

  沈从文小说从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现实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其中,《柏子》《萧萧》《丈夫》《贵生》《会明》《灯》《巧秀和冬生》等作品构成了一系列。以冷静客观的笔法,再现二三十年代湘西山村儿女的苦乐人生。《柏子》写卖身于老船长的水手柏子与吊脚楼歌女之间粗野而不无真诚的爱。作品着意展现的是柏子那种既充满生命气息又麻木蒙昧的生命状态。至于畸形恋爱后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则不是兴致所在。《萧萧》写12岁的童养媳,3岁的丈夫,整天抱着玩,哄他,喟他,后来委身于花狗,对幸福虽有朦胧的憧憬,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贵生》中信奉的是“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的人生哲学。放火烧房子,只是原始复仇的冲动而已。人物各不相同,但都有共通之处,即湘西山民的纯朴善良与蛮悍粗野。其笔下的现实人生,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笔端洋溢着热情,又不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惆怅。沈从文的笔下,乡下人的现实人生与都市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在赞美纯朴民俗品格的同时,也揭露了远离边城的都市人生的道德堕落和人性沦丧。《绅士的太太》反映“绅士淑女精神的空虚和生活的糜烂。”我不是个定几个可以用你们的石头打他的妇人,我是为你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  《八骏图》反映教授学者们的虚伪、怯懦与自私。

  《有学问的人》勾引友妻等等,他用毫不留情的犀利之笔,撕下了城里人的道德面纱——荒唐可笑。

  反映上流社会人的本质的失落与人性的扭曲。这是沈从文的独特之处。出于现实人生形式的不满和厌倦,沈从文创造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

  《边城》就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会理想,作品着力所描写的是不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再加上其浑圆完整,凝练畅达的结构形式,独特的审美风格以及深刻的情感内涵,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