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从文《边城》中所彰显出来的理想(2)

时间:2021-08-31

  一、批判自私狭隘、不健全的人性观

  随着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即使是淳朴的湘西世界,那些固有的生存方式和民风民俗也受到影响,面临消失的危机。于是沈从文一再以人性的治疗者自居,称自己的创作是为建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以知识者的眼光来观照湘西世界,呼唤人性的回归。他认为,文学应该具有把生命引导向一个更崇高理想上去发展的功能。1与此同时批判了都市上流社会和乡村下层劳动人民的落后方面,昭示出重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作者把边城里的人性刻画得如此的完美,那为什么又要批判那些不健全的人性观呢?我认为作者是以美衬丑,是在告诉我们处于边缘文化的美如果再不得到重视的话,那整个中国就没有美可言了。不知你们是否细心的看到,生活在边城里的人性虽然美好,但大部分人的命运是残缺的,这就是作者所隐约看到的一幕。于是,作家从边城里的爱情故事的误会人手,一再揭示都市上层人民的自私狭隘观,体现其生命力的萎靡。例如:当船总顺顺知道大老天宝是为什么而死的时候,他抛弃了以前无等级和社会地位的观念,重新拾起那宗法等级和尊卑之分,对翠翠爷爷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还对二老傩送的婚事插手,希望他娶团总的女儿为妻,因为这样可以得到一座碾坊,这是金钱对他的诱惑。作为傩送,他明明深爱着翠翠,内心却因为过不了兄长死的那一关,总把责任推在老船夫和翠翠身上,不理解老船夫的用心良苦,不体谅翠翠的内心感受,毅然远走他乡,留下翠翠苦苦等待他归来的结果。这就体现了边城中都市上流社会人物群像。但作家揭示其生活真相的意图,不是在于凸显他们的人品问题,而是在于批判他们那些不健全的人性观。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留下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和留下了一连串的思考:为什么像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也带有如此多的国民劣根性问题?为什么不存在一种完完全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故事?为什么在我们看到它优美一面的同时让我们为它的自私狭隘观感到悲哀?……这一系列的为什么都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