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意象表达(4)

时间:2021-08-31

  结语

  《边城》之所以能在中国现代文坛中享有重要地位,除了民俗风情浓厚、故事情节凄美、写作笔触雅致、作品风格清新以外,主要得益于沈从文对大量自然意象的成功运用。通过运用溪水、河水、雨水等“水”的意象,作者将无数个破碎的片段连结在一起,使这些情节成为一个连贯而有机的整体。同时,作者由“水”引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它也就成为了情节发展的线索和标志。通过运用“黄昏”这一意象,作者则传达了命运之轮不可逆转、一切试图改变命运的作法都将徒劳的思想。借老人之口,作者向读者表明“该来的总会来”,对待困难,人们不能躲避,而应该勇敢、积极地面对,哪怕是死亡将临,也应坦然接受。“月亮”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则成为了爱情的象征,它的美丽与纯洁象征了爱情的美好和纯净,而它的遥不可及也预示着翠翠终将无法得到理想中的爱情。“烟雾”的意象在小说中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老人透过烟雾憧憬着翠翠的未来,但是这种情景必然也会像烟雾一样,消散于无形之中,这就表明老人对翠翠美好人生的向往是终究无法实现的。由此可见,《边城》是一部充满了丰富意象的小说,这些意象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引人深思,同时,它们的存在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气息,提升了作品的艺术美感,使《边城》成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现代小说。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选集》(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 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3]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献文:《沈从文创作新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