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边城》人物命名(3)

时间:2021-08-31

  四、老船夫

  小说中并没有准确告知读者他的姓名,只知道茶峒的人们都叫他老船夫。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等式为他的命名做进一步地阐释:

  老船夫 = 老人 + 船夫

  = 活了七十年 + 守了五十年船

  = 腰背微驼、白发满头 + 把船来去不知渡了多少回

  他是一个良善的中国乡下人,知道女儿做了糊涂事,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责备。女儿先他离去,他奇迹般的将遗孀抚养成人。所有的一切都只因他还有两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祖父。

  天保的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傩送的离开更让他觉得后悔,他内疚于让翠翠错失幸福,伤心于他的好心没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年迈的他在哀怨的心情中辞世于雷雨夜。作为一个没有姓名的边城小卒,却深深地扎根在了读者心中。中国人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沈从文这种不命名的艺术处理方式,让读者可以更好的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船夫。

  五、顺顺

  在《边城》里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这样一个豪爽而有魄力的人物:“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即有粮食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因此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

  身为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在前清时便在营伍里混过日子的人,辛亥革命是有在军中做过什长。他既不像有些什长成了名人伟人,也不像有些什长被杀头碎尸。他因祸(患有脚疯痛)得福(回到了家乡),过上了稳稳的顺当日子:买船、倒货、娶亲。一帆风顺的有了大小四只船、一座吊脚楼房、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当然或多或少还存有一些银子。大半辈子事业家庭一路上走得顺风顺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了,读者也很容易体会到沈从文给他命名为“顺顺”的良苦用心。他不如此顺利地走过来,又怎会有了天保、傩送这两个有情有义的好儿子,又怎会有了这让我们反复咀嚼的小城故事。然而,他的晚年却很不顺,眼看就要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了,却在瞬间化为乌有。两个儿子:死了一个,走了一个。大半辈子顺风顺水的他,竟时来运走,诸事不顺了。这是顺顺的悲哀,也是沈从文给顺顺开的一个人生大玩笑。这种命名内蕴上的反讽性,向读者揭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任谁都不可能总那么顺的!

  六、杨马兵

  在《边城》中充当配角的杨马兵,最终却成了翠翠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兵,原本是和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的马夫。老船夫去世后,他来帮忙料理丧事。有这样一个细节也许很多粗心的读者会忽略:他要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才能安心地过来陪伴翠翠。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生都在侍候军马。老了老了还在持续着“戎马”生涯,他是真真正正的“养马兵”!

  杨马兵与老船夫是一对老伙伴:经常一起聊天、一起抽旱烟、一起赶集,偶尔还一道喝上几口浊酒。他不仅是老船夫的朋友、更是知音。老船夫走得那样匆忙,这种匆忙使其根本没有向杨马兵托孤的时间与机会。但是,杨马兵却主动地接下了老船夫的担子,主动地成为了翠翠的守护者。这样主动的善良,令读者动容。

  纵观《边城》全文,我们也找不到有关他的家儿妻小的任何只言片语,只知道他早年为翠翠的母亲唱歌却得不到回应。由此可以推断:他爱过翠翠的母亲并且他终生未娶。年轻时,他与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是翠翠父亲的老战友。此外,他还是翠翠祖父的知心老友。这个边城里毫不起眼的老者,与翠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更准确地说是缘分。这样的缘分,让痛失亲人、爱人的翠翠,不会那么孤单、无助。

  《边城》的人物命名艺术贵在每一个称呼都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同时兼顾与人物自身命运的紧密联系。每个人物的命名都富含了作者的心态、立场、观点、情趣、愿望和理想,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读《边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M】《沈从文选集散文》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4】 沈从文.《绿》,【M】《沈从文作品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