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阅读附答案分析(2)

时间:2021-08-31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小题1:在送行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4分)

  小题2:同样是歌咏父亲,本文以“背影”为题,好在哪里?(4分)

  小题3:课文写家中境况与描写背影有什么关系。(3分)

  小题4:文中“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2分)

  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

  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D.怕别人笑我幼稚

  小题5:有人说《背影》中,看到的与其说是一位父亲形象,不如说是一个慈母形象,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钱,为子买橘。(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①背影是文章的线索(1分);②背影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凝聚着对儿子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留给儿子最深的印象,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2分)③视角新颖独特,引人想象其正面形象,开拓了想象空间(1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写父亲在丧母、失业、典卖、借钱的情况下,不顾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为儿子穿铁路、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更能表现父爱的真挚,更好的表达了儿子的感激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A

  小题1:刚强、慈爱[刚强“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慈爱(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父亲到车站送行”这一部分的描写来概括“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事”。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好处的能力。从“线索、构思独到、便于情感抒发”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作品的主题及“我对父亲的情感”来分析这一情节安排的用意。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我对父亲的情感”来分析“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作品中“父亲的形象“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看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