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手抄报

时间:2021-08-31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语文阅读手抄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语文阅读手抄报

  语文阅读手抄报篇一:语文常识汇总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应天书院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超

  25. 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阅读手抄报篇二:趣味名字

  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所定,然而,近现代我国不少文化名人其风行于世的“文名”,却是由自己取的,其用意耐人寻味。

  有些名人以改名的方式来表明其志趣抱负、情操品格或思想实践: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

  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其(加“金”旁)。他年轻时留学归来,决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把科学知识贡献给人们,故改名高士其。

  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对三哥永康说:“我志向不想升官发财,愿做人民公仆,名字改做‘公朴’。‘公朴’者,公仆也,字就叫‘仆如’吧。”

  时光回到30年代,东北有一对并肩战斗的青年作家,女的叫张廼莹,男的叫刘鸿霖。张廼莹20岁时,为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涯。1932年,她与刘鸿霖同居,合写过小说集《跋涉》,又一起到上海会见鲁迅先生,在其指导下从事文学创作,特取了“萧红”(张)、“萧军”(刘)两个笔名,合起来即“小小红军”,表达了他们追求光明,患难与共的坚定信念,后来萧军干脆改姓萧,子女亦皆姓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濬。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明代哲学家、教育家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改名知行。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又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而后知,不行便不知”的道理,并先后作了《行是知之始》等演讲。一次,他在征求意见本上看到了学生写的一段话:“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个筋斗”。受此启发,遂改名为行知。

  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月宾,出生于四川成都,母亲是比利时人。周月宾27岁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旋即赴马来西亚开设医院。迫于当时海外对华人的歧视,她加入了英国籍。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汉属英”,后来就依谐音改成“韩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