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原文赏析(2)

时间:2021-08-31

  三、《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

  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就是指长诗的第一部分与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在《长恨歌》的第一部分,白居易主要是就安史之乱产生、发展予以叙述,在后两个部分则是表达出凄婉的爱情情感,这也就成为《长恨歌》情感表达的主旋律。本文认为,二者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并重的,对历史事实的阐述一方面可以为揭示下文的情感做出铺垫,将其放在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下,从而就大大增加了悲凉的历史厚重感,另一方面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唐玄宗淫乱误国的错误予以讥讽。

  (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融

  在《长恨歌》中既有现实主义的内容,也有浪漫主义的内容,具体来予以分析。在《长恨歌》中有关安史之乱的内容就是对历史的具体叙述,因此就应该归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但是毋庸置疑,《长恨歌》的主题并不是对历史的复述,对于白居易来说,就是要借助于《长恨歌》来表达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真挚情感的赞颂,在二人绵绵无期的长恨中表达出对人间真情的感叹。

  (三)对比手法与工笔刻画的对接

  在《长恨歌》之中,有大量的抒情性的工笔描绘,展现出杨贵妃优美舞姿与婀娜风韵,尤其是在兵变之后,杨贵妃被处死,在面对阴阳两隔的这一个残酷现实,唐玄宗无尽愁苦都是借助于工笔刻画来进行表达的。

  除此之外,对比手法的应用也是《长恨歌》的一个特色化的艺术特点。这一手法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杨贵妃生前与皇帝的美好生活与杨贵妃被处死后皇帝孤苦伶仃生活的对比,从人性的视角来看,这一对比会产生极大的反差,从而起到激荡人心的作用,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四、结语

  《长恨歌》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而书写的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凄婉的爱情悲剧,本文是从内容与艺术特色这两个方面对其予以赏析,展现出其令人无法忘怀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