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时间:2021-08-31

  永贞革新对白居易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永贞革新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欢迎大家阅读!

永贞革新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永贞革新后,创新精神成为中唐后期文学的主体精神。罗宗强说:“贞元末至元和年间,出现了一种改革朝政、渴望中兴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上,出现了唐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文坛充满革新精神。”永贞革新在对白居易的政治态度发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白居易于《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篇、杂律诗等诗歌中倾注了较大的关注民生、思考现实的热情和智慧。凡此种种,文学作品中这些积极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本文就永贞革新与白居易诗歌的创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和论述。

  永贞革新虽然昙花一现,但这场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对文学的影响确是不容忽视的。诸如禁宫市与出宫人、举贤才、禁横暴等施政措施,是封建社会里比较开明、有一定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所共同具有的思想和主张,更是一些文人学士诸如元稹、白居易讽喻诗的直接素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此诗也是白居易有感于永贞革新中出宫人事件,咏叹唐宫人悲惨的状况,可见出宫之举大快民心。对于“罢宫市”、“五坊小儿”等政策,白居易也是举双手赞成的。他作《卖炭翁》,就以诗歌的形式,典型地反映了这类罪行。白居易《卖炭翁》诗,“学术界一直认为是讽刺当时时事之作,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永贞革新”时的感触”,本诗题下小序“苦宫市也”。宫市是贞元末年最扰乱民心的弊政,至顺宗即位进行永贞革新时,才下令禁止的。关于宫室之历史,陈寅恪先生说:“自天宝历大历至贞元五六十年间,皆有宫市,而大历之际乃至使郇谟哭市,则其为扰民之弊政,已与贞元时相似矣。”

  在永贞革新时,白居易虽没有实际参与其事,但他的行动表明了他对革新积极拥护的态度,他用诗歌作无情的揭露和讽刺。他在《新乐府》、《秦中吟》及一些杂律诗中表現了他在努力地实践着“歌诗合为事而作”[5]的主张。部分诗歌中表达的“疾贪吏”、“活疲民”、“念寒隽”的强烈感情与永贞革新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