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贸局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三、当前外经贸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出口退税政策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主要体现在:

  (1)地方财政压力加重。按出口退税地方财政超基数分担政策,基数部分按2003年度的有关数椐计算得到,基数额度固定不变,所以超基数部分将随着外贸出口的增长而越来越多,若今年外贸出口增幅达到50%,那么今年我区财政超基数负担金额将是去年的2.5倍左右。当前,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全国各地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一级财政普遍吃紧,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已形成一定共识。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4月24日在一个会议上透露,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将有较大变化。商务部的意见,一是分担比例应该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幅度;二是先从国库全额退给企业,再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协调;三是退税率不能一刀切,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3月9日,财政部金人庆在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财政部准备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研究完善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对地方政府出口退税的实际负担超过增值税增量的,将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2)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争议越来越多。原来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出口越多,对地方贡献越大,认识非常一致。自去年实施出口退税新政策后,区委区政府仍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坚持一贯的“开放兴区”战略,但由于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有关外贸出口对地方贡献方面的争议越来越多。我们认为,首先,外贸出口已成为拉动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2004年我区出口交货值占全区工业销售额的比例高达30%以上。其次,因外贸出口反映了我区实现的最终环节产品销售,外贸出口对区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巨大的,经测算,在2004年度我区生产总值15.6%的增长率中,由外贸出口增长拉动了7.96个百分点,我区高速增长的外贸出口对区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第三,外贸出口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区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等相关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区财政收入提供了良好的税源,如果对外贸易停滞不前,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连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中的出口基数部分的税源也会丧失。

  2、要素制约严重,利用外资后劲不足。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区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这已成为制约我区利用外资工作最主要的瓶颈,全区利用外资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1)在谈项目无法落实用地,导致协议利用外资严重不足。1-6月份除了几个增资项目外,我区其它新批外资项目为零,而上一年度的协议利用外资现已基本跟踪落实到位。目前,我区出现了严重的实际利用外资大于协议利用外资的倒挂现象。在谈的一些合资项目也因无法落实用地或因地价原因,而致使外方另选他地。没有协议外资就没有实际外资,我区利用外资将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

  (2)已批项目无法落实用地,导致外资无法到位、企业无法筹建生产。据统计,目前,我区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因用地原因而无法筹建的就有19个,这些项目大多是在2003年审批的,主要集中在中部工业区。

  (3)招商引资意识有待强化。目前一些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因土地制约受到影响,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有外商来投资,也因土地无法解决而无法取信于外商,持等待观望态度。此外,区内一些重点外经贸企业,如安露、三鸥等抱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不愿意合资,应进一步引导这些企业增强招商引资意识。

  3、外贸出口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

  (1)随着原材料、运输等价格的不断上涨,外贸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元标价的出口产品价格将上升,导致出口企业降低竞争力并增加远期收汇的汇率风险。同时对已发货但未收、结汇的企业将直接产生2%的损失。

  (2)部分出口企业生产规模受土地要素制约,严重限制了出口量,许多出口订单均因生产能力问题而不能签约。如金龙电机、安露清洗机、正兴阀门、绿田机电等企业。

  (3)部分行业因出口退税税率调低,出口量将大幅下降。如再生铝行业,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调到8%,今年3月1日起退税率再次调为零,并增收5%的税收。这对我区开来丰泽、齐合天地等企业的再生铝锭出口造成了严重制约。

  (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欧盟原定于今年7月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到4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将从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名单中消失,我区的轻工制品、塑料和家电等出口产品将不再享受欧盟普惠制。SA8000标准认证的推行,也将对我区出口形成新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