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总结范文(3)

时间:2021-08-31

  四是广泛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文物普查社会氛围。在实地调查的全过程中,我省通过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呈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普查、参与普查的可喜局面。省、市、县电视台、电台、主要报刊、网络媒体成为宣传的主要阵地。xx电视台、《xx日报》及市、县媒体不间断报导普查工作动态近万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各地利用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及各种会议的机会,积极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大的轰动效应;文物普查队员们身着普查工作服,佩带普查牌证,高举普查队旗,走进厂矿学校,进入山庄窝铺,征询文物线索,用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宣传了“三普”,为广大群众参与调查工作发挥了促进作用;各地印制的新发现画册和“三普”知识宣传画,举办了展览,使“三普”的成果广为人知,2009年我省举办的《厚重xx——xx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图片展》全省巡展就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成果展示。《xx晚报》开辟“寻找湮没的历史”专栏,先后刊发50余期,现已结集出版成书;我省近百名队员撰写了普查随笔,在全国征文活动中33篇获奖,投稿和获奖数量位居各省、市前列。许多乡、镇成为县“三普”办的成员单位,乡、镇长、村长、文化员既是宣传员,又是信息员,还是服务员;许多农民“活地图”主动担任向导,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积了积极作用。

  我们深切地感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的确确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考验了我省的文物队伍,也为我们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省的文物资源宝库更加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更加夯实;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强省的前景更加光明。通过普查培养锻炼了一支作风更硬,业务更精的文物专业队伍,造就了一大批业有所长、技有所专的优秀专家队伍。事实证明,我省的文物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