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开发区整合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立足我区实际,做好2018年工作,既要看到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更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动权。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改革统领全局,重治水、招大商、兴实体、促转型、惠民生,全面推进产城一体化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成为温州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转型和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2%,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力争25%,其中限上工业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分别增长8.5%、9.5%,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目标任务,开发区在全国、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年着重抓好以下“二十项重点”: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创开发区体制机制新优势。认真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着力推动开发区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切实以改革促发展。

  1、加快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按照整合提升“一区七园”的发展格局,根据“高标准建设、实体化运作、特色化发展”要求,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底层创新,高标准推动开发区整合提升,着力整合空间、产业、资源和体制,做强做优核心区块、优化整合周边功能区块,努力形成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2、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项目化改革为抓手,要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机制上下功夫,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制定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制定吸引各种要素向金海园区聚集的政策措施。要在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机制上求突破,推进无休日服务制度、探索边落地边审批的机制。要在海洋经济发展上作示范,依托海洋科技创新园建设,推进与中关村战略合作,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要在建立综合执法机制上见成效,争取设立开发区综合执法局,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致力建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紧围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梳理和规范“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对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真正为企业减轻负担,减少干扰。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推行投资全程跟踪服务,尽可能多地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坚持政府有为不越位,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交给社会,集中精力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以深化“四换三名”工程为抓手,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在挖潜提质上做文章,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提速度,在科技创新上强支撑,全力以赴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4、主攻招大引强。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整合存量要素资源,创新招商方式,推出汽车整车等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招商,全力以赴做好“引温商、招央企、选外资”工作,加大“东引台资”力度,努力实现“三资齐上、三产齐招”,确保引进1个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力争引进1个5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力争引进1个“世界500强”项目,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以上。 强化在谈项目跟踪服务,突出抓好团结激光、比克电池等重大项目落地工作,推进菜鸟科技等20多个在谈项目签约落实,积极争取国家战略产业和海洋产业项目在我区布局投资。

  5、狠抓工业投资。把工业投资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推进滨海园区正泰电器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金海园区入园项目建设,首批竣工企业全面投产,在建52个项目大部分竣工,确保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占限上投资比重达50%。强化用地保障,对长期“圈而不建”项目坚决启动回收程序,切实把闲置土地用于重点项目建设。破解资金难题,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争取中小企业集合债全市首次发行。

  6、培育主导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深入实施企业发展“22151”三年计划,重点培育汽车及相关产业、电商与物流、海洋科技与激光光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打造行业龙头。今年每个产业培育1家以上龙头企业,培育1个百亿产业集群,争取上市企业有重大突破,全年新增2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3家、5亿元企业4家、1亿元企业10家,切实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7、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培育网络经济“一号新产业”,重点加快顺丰物流、人本超市物流、烟草物流、化工仓储市场、冷链物流仓储、安邦金融仓储等企业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快力天汽车梦工场、汽车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整合提升区域对接,加快打造汽车产业城。利用现有工业企业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线路和景点,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8、推进挖潜提质。进一步盘活滨海园区闲置厂房,开展闲置土地“腾笼换鸟”,着力破解村二产留地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挖掘潜力,切实提高亩产水平。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梯次推进“三转一市”,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引导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促进星海汽车零部件、海城水暖基地、沙城食药基地、天河民用电器4个特色产业园改造提升,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9、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八倍增、两提高”目标,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20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0家。探索建立新能源、关键汽车零部件、激光光电等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力争在“国千”、“省千”人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以金海园区建设为龙头,推动滨海新城快速崛起。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以治水为突破口,举全区之力推进新区建设与街区改造,推动滨海新城快速崛起。

  10、优化和完善各类规划。以新一轮规划修编为引领,优化完善滨海新城规划体系,特别是按照整合提升“一区七园”的格局,突出做好金海园区与周边区域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规划衔接,把城市的功能、布局、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水平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

  1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列入市本级56个政府投资项目为主导,进一步优化政府资金投向,鼓励民间投资,全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重点推进丁山11800亩市政基础设施全面竣工,加快天成4900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环XX路(开发区段)、环山南路(开发区段)、天柱大道等重点区街主干道建设,加快提升区街道路等级。完善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网络,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建设海城粮食功能区。

  12、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围绕加快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全面推进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人才公寓、学校、医院、公共交通、便民警务站等功能配套体系建设,金海大厦完成主体工程,人才公寓完成主体至10层,天成标准厂房完成土建工程,金海第一幼儿园完成土建部分,推进海城农业观光园等建设,切实增强对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18、联动推进“五水共治”。以建设“创新之城、智慧水乡”为目标,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推进治污先行,全区20条市、区级和38条街道级黑臭河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推进滨海与金海污水管网贯通、中水回用、污泥处理等建设,加快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年内基本实现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确保城镇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截污纳管率、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争取达100%。推进城市防洪排涝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平原水库,实施河道清障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力争今年主汛期老百姓家中不进水。

  18、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坚守“四策合一”政策底线,以主干路建设带动连片改造,重点推进郑岙、三星等整村改造,着力打造城中村改造精品。坚持“拆、建、用”相结合,严控现行违建,坚决防止违章回潮反弹,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确保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1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万平方米以上。

  15、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四边三化”、“两无三化”等行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绿化造林,去冬今春完成绿化建设187余公顷,其中森林绿化87公顷,城市绿地100公顷。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推进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并网光伏发电工程,力争全年完成33兆瓦并网发电。深入推进“六大”行业整治提升,启动酸洗基地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合成革行业生产线削减任务。坚决执行环境执法“零容忍”,建立环保联合执法机制,突出抓好大气复合防治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取缔非法重污染企业,确保问题查处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16、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地企联手、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联创百日攻坚”的成果。强化“云计算”等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建设“数字开发区”、“智慧开发区”,打造全覆盖、网格化、无遗漏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努力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7、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化引领,努力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服务发展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深入开展各类文化资源下乡进企、星级“幸福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大罗山登山游步道,增设健身苑点,加强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申报工作。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创意园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18、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要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1所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及8个学校新建、改扩建。要继续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推进3所区级医院建设,提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水平,推进全区61家村级医疗机构示范创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广全民健身,增强社区居民健康体质。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努力让社会保险惠及更多的群众。

  19、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广“8+5”社会管理创新和成果,深化平安开发区建设。注重源头维稳,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群众工作机制,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继续做活以警灯工程为核心的动态防控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工作,深化安全生产“两化一网”建设,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长效机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防控h7n9禽流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切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健全“河长”制,落实责任制,年底前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臭河、黑河水质。(2)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滨海高级中学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招生。(3)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推进附一医分院、中心医院、上海交大附一医分院建设。(4)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村企对接,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习基地,促进充分就业。(5)改善城乡住房条件,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1200套,共6.7万平方米。(6)实施公共交通便民工程,金海公交始末站建成投用,完成40个公交候车廊改造提升,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0个。(7)实施绿满开发区工程,建成3个区级公园、41个滨水公园、20个小游园。(8)实施民政福利工程,推进海城、天河生态公墓建设。(9)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1家护理型养老机构。(10)强化食品卫生安全,推进全区21个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和食品标准化仓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