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五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一、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

  州红十字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全州红十字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红十字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府在人道主义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全州红十字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

  (一)组织建设跃上新台阶。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红十字事业,各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州红十字会2008年升格为正处级,全州5个县市红十字会在2007年间相继独立设置,并做到有编制、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地点,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理顺管理体制的州市。目前,全州有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职工41人,团体会员单位13个,会员36人,志愿者300人,全州红十字会机构健全、机制完善、队伍强大,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为加快我州红十字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救灾援助取得新成效。加强救灾体系建设,坚持备救结合,提高应急能力,完善《德宏州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法协助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逐步形成应急机制、备灾筹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四位一体”的救灾体系。在救灾救援中,均做到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查看灾情、送达救灾物资和发起募捐倡议。五年来,共组织救灾活动13次,募集救灾款物6357万元,救助灾民50余万人次;共引进实施项目8类88个,项目资金达4039万元,其中灾后重建博爱新村14个(610户)、博爱小学8所、博爱卫生院(室)10个、博爱活动室9个。

  (三)救助关爱实现新发展。发挥优势,结合实际,积极构建救助体系,彰显人文关怀,以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弘扬人道精神,践行救助职责,在上级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引进和专项救助活动,稳步推动救助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五年来,积极开展助孤、助困、助学、助残、助医及艾滋病患者关爱、疟疾防治等工作,累计通过项目发放救助款和救助物资1000多万元、救助群众20多万人次。

  (四)救护应急体现新作为。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宗旨,突出救护重点领域,抓住救护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工作,逐步形成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赠等为内容的红十字生命救护体系。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教学、统一教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核发证“四统一”要求,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不断扩大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建立起一支稳定、可持续运行的师资队伍。此外,还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五年来,共培训师资182名,开展初级救护培训15.1万人次,其中:救护员培训6.3万人次,社会面普及培训8.8万人次;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281人次。

  (五)宣传传播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扩大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唤起社会民众意识和积极参与红十字事业的重点工作来抓,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活动集中宣传,借助重要活动和重点工作促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简报及时宣传,制作标志物品、宣传画册、宣传折页等进行宣传,广泛传播红十字精神,不断丰富和提升红十字品牌的内涵和形象。五年来,先后做客《孔雀之声》电台栏目4次,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50余场次。

  (六)交流合作呈现新气象。在省红十字会的支持帮助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红十字会、非政府组织及兄弟州市红十字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谋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架起红十字会与社会各界的爱心桥梁,传递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扩大了红十字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年来,先后接待国内外红十字会、非政府组织及兄弟州市红十字会领导和项目官员的考察指导600多人次,争取国内外红十字会和港、澳地区红十字组织援助救灾救助款物3000多万元,实施合作项目88个,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

  (七)禁毒防艾作出新贡献。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关怀、救助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艾滋孤儿夏令营、青少年及志愿者参与禁防原创画征集等活动,大力开展扶持帮教戒毒学员、关怀救助艾滋孤儿,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禁防工作,为我州禁防人民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累计培训宣传员60人次,开展宣传活动5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多万人次;对80多个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关怀关爱,帮助23个阳性母亲开展生产自救,关怀救助艾滋孤儿500多人次,对1000多个戒毒学员进行帮教,禁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八)查人转信打开新局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做好来自台湾、缅甸经国际红十字会转到当地红十字会的查人转信工作,及时把上级红十字会转来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台湾红十字会等的查人转信信件,通过县市红十字会转达收件人,为身居异国他乡的特殊人群和国内亲人搭上了一座爱心桥梁。

  全州红十字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红十字会的指导帮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凝结着广大红十字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五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会始终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挥了政府在人道主义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总结五年的工作,做到“五个必须”是不断推进红十字会工作全面发展的根本: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自觉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才能开创红十字会工作的新局面。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找准工作切入点,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工作中自加压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红十字会工作和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必须依法建会,正确履行职责,才能促进红十字事业的科学发展。《红十字会法》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建会之基,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法建会、依法兴会,是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深入学习贯彻《红十字会法》,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充分运用权利,依照法律开展工作,才能不断发展边疆红十字事业,开创红十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必须利用优势,有效整合资源,才能发挥政府在人道主义救助领域中助手的作用。多年来,州红十字会利用自身组织优势,有效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募捐,在紧急救援和应急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红十字会只有借助自身优势,加强宣传动员、救护培训和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才能有效发挥政府在人道主义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

  ——必须加强宣传,树立良好形象,才能提升红十字的公信度和影响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社会对红十字组织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红十字会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发挥红十字组织的独特优势,在开展紧急救援、人道救助和应急救护中更好地体现红十字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风采、彰显作用、树立形象,不断提升红十字的公信度和影响力。

  ——必须不断学习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永葆红十字会的生机与活力。创新是红十字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也是红十字会不断探索发展的有效形式和实现途径,红十字会只有不断推动自身建设的创新实践,勇敢地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