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编办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2)

时间:2021-08-31

二、存在问题。

  过去的一年里,面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编办全体同志努力克服矛盾,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还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一是虽然重视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建设,有了文件规范,但在完善细节,抓落实上还有差距,有的操作还不能完全到位;

  二是虽然狠抓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但机构编制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和队伍力量与做好新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某些工作上还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三是虽然加强了机构编制信息调研工作,但仍存在调查研究的时间不多,研究不深,成果偏少的问题,特别是在前瞻性、超前性和预测性调研方面有差距。

  四是虽然政府机构改革已结束,“三定”方案已经区委、政府审批印发,但还存在执行不统一的问题,出现职能定了,政事分开仍难以实现,机构撤并了,实际运作难以完全到位。

  五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需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推进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六是机构编制审批、需求与编制冻结矛盾长期存在,落实中央和省编办关于控制乡镇5年内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任务艰巨。

  所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XX年年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完善,并获得新的提升。

三、20xx年工作重点。

  1、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

  以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检查为手段,进一步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真正转变政府职能,遏制机构编制的盲目增长,减轻财政负担。

  2、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贯彻好中央编办提出的机构管理“五不准”,严禁超编进人,禁止违规设立新的机构和机构升格,机构设立及增加编制要报同级政府党委部门和市编办审批。

  3、切实做好一年一度的机构编制管理统计工作。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提高统计工作服务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质量。

  4、搞好调研,为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做准备。

  围绕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研究乡镇机构改革后机构综合设置的运行情况及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新思路,以便能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为我区农村税费改革最终成功和改革成果的长期巩固提供保障。

  5、积极探索,为做好事业单位的改革的准备工作。

  依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按照中央和省编办的有关要求,认真搞好事业单位的改革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奠定基础。

  6、继续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一是按中央、省、市编办的要求,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监督管理上来。

  二是按中央、省、市编办要求,做好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库的建设。

  三是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推进登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是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7、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日常工作。

  一是积极研究机构编制宏观管理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与财政预算管理相配套的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实现有效管理的制度、手段和措施。

  二是加大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研究一些加强监管的办法,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三是扎实做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与年报统计数据相衔接的机构编制数据库。四是进一步探索核编准调、机构编制实名制等项制度。

  8、搞好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全面实施《进人控编通知单》制度,进一步加强编制使用计划管理,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要求各单位凭《进人控编通知单》及相关材料向组织人事部门申报、办理人员录用流动手续,凭《机关事业人员手册》和《机构编制证》等到编办核编,做到编制与人员一一对应、明确清晰。积极发挥《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的凭证作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确保《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的时效性、准确性与权威性,使“编制实名制”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9、不断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机构编制业务知识。

  二是注重修养,增强党性。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三是严格要求,端正作风。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公道正派,树立正气,要真抓实干,改进作风。

  10、继续做好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其他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