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

时间:2021-08-31

(2) 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