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08-31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v真> v空> v水> v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