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总结

时间:2021-08-31

德育课题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课题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育课题总结1

  自20xx年10月,课题申报成功以来。我们课题组在县德育办的要求下。开学初,每位实验教师备好一至二节教案,课题组长根据他们的内容,拟定好各位教师上课时间,我们共有14节教案,基本上达到每周一节。有极少数教师认真完成了上课,但有大多数老师没有对德育课题引起重视,还认为是增加负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谈不上完成的成果。把所做的事情作个总结:

  本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

  我们立足本校实际,以德育创先有新举措,校园文化有新形象。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和班队课为德育主要课程,本校是校长全面抓思品,班主任老师认真完成班队课。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对改造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学校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行为的标准,狠抓体验教育、规范教育。让学生分别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体验,还能在大自然中进行体验,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学习、生活、卫生、劳动习惯。本期在开展实验竞赛,小制作比赛,六一活动中,成绩较为突出。

  1、开学初,由少大队制定好班级德育评分考核方案,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到:在校园里不吃零食,提倡学生不带零花钱,应该懂得节约是美德;讲究环境卫生,在教室里、校园内、校门口看到任何废纸杂物都有责任和义务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教室里要做到绿化、美化、艺术化;同学间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由于是农村学校,学生的语言意识是特别差的,所以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开展说普通话从我做起活动,规范全体学生语言意识,树立文明学生新形象,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记入班级德育考核之中,要求师生之间交流多使用“对不起、您好、谢谢、没关系、老师好、同学好”等礼貌用语;礼仪教育更是重要,见车行仪,不乱穿梭马路,放学回家成路队。

  2、开展光荣升旗手活动。三至六年级各班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级争光的学生为“光荣升旗手”,每周一轮流升旗,让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为了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变学生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上期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再开展切合实际的活动,对队员的心灵进行洗理,激励他们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四、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本期制订有关课题工作的规章制度,有德育课题研究管理条例,其中包括了课题申报、论证、立项、实施、结题、考核、评奖等一系列细则;课题组长职责;课题活动实施方案等,这些管理规范确保了我校德育工作有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有检查、总结和考核,有课题申报、指导、结题和奖励,资料完整,存档有序。

  在参加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部分成员能根据自己所上德育活动课,总结活动情况,得出活动效果。从而为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打下基础。我校为了课题能够更好地开展,建立了“农村寄宿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德育课题总结2

  我们宜陵小学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一、构建和谐网络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教育网络。

  1、让课题研究走进家庭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2、让课题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二、加强科研培训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2007年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小学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 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 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强化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07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四、张显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 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