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的年终工作总结(3)

时间:2021-08-31

  行政部的年终工作总结5

  20XX年,全市工商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省工商局的工作安排,以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坚持制度与机制创新,有力发挥了“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取得新成效

  1、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1月24日正式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九项改革措施推进有力,在遵循中央和省里总体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在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等领域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市工商局协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清理了后置许可目录311项并向社会公布,其中前置改后置157项。“证照合一登记制”已先行在石狮市以“三证合办”的方式试点推行。我市的改革模式既实现顶层与一线无缝衔接,又体现了灵活和务实有机结合,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5959户,同比增长48、2%,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达397883户,持续居全省首位;通过改革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新登记企业632户,同比增长124、1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增701户,同比增长390、21%,均高于企业平均增速;通过改革拓宽了就业渠道,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超过170万人,比20XX年年底新增26万多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我市的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福建日报》2次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泉州晚报》也多次在头版头条及其他重要版面予以报道。

  2、商标、广告战略实施助推泉州创新。一年来,我市围绕新《商标法》贯彻实施,强化宣传引导和扶持培育,持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商标品牌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商标注册、应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政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泉州商标馆向社会开放,目前,月接待量超过30批600人次,与众多企业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建立互动机制,与泉州师院、黎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展示泉州商标品牌建设情况、产业发展状况和优秀企业,推进我市对外经济交流的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商标专用权开展质押融资,充分发挥商标专用权的经济效益,全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累计9、51亿元。我市商标战略实施继续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现有驰名商标136件,占全省总数(403件)的33、74%,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今年新增31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6万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其中今年新增一万多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695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其中今年新增38件。20XX年,推动领SHOW天地广告园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园区作为全国园区创建典型在全国工商系统广告工作会议给予重点推荐。目前,园区共入驻相关广告创意制作和经营重点企业近150多家,为广告创意提供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的软件制作等相关企业76家。截至20XX年底,园区实现经济产值15亿元,税收约1、38亿元,吸引就业人员5800多人。

  3、围绕金改、综改提服务促成效。一是“一企一策”加强重点企业(项目)的登记指导工作。推行直通直达、容缺预审等重点企业服务制度,通过提前介入,推行靠前服务,做到一企一策,促成综改、金改重点企业(项目)尽快落地发展。今年全市已成功指导登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4户、金融服务公司37户、票据服务公司6户、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1户。二是分类指导服务企业上市。主动协同相关部门,全力帮助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做到“随时咨询、随时审核、当场受理、当天打照”。全市新增内资股份公司91户,同比增长65、45%,其中66户为新设股份公司,为去年同期的2、13倍;新增不冠行政区划名称企业74户,为去年同期的2、85倍,新增内资集团44户,同比增长41、94%;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91户。三是创新机制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预约服务机制保持窗口高效有序运行,窗口办件时限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将二维码技术运用于窗口登记服务工作中,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建立全省首个以智能手机为操作界面的工商登记业务自助平台,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四是积极指导晋江、石狮市局对照总局标准,完善软硬件,获得总局外资企业登记授权,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级局可以直接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五是大力扶持小微转型升级。积极探索“个转企”的优惠扶持措施,报请市政府将服务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政策内容纳入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和促进内贸稳定发展等相关政策中,鼓励非法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变更为法人企业。晋江、南安等地工商部门还报请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以消除转型升级需求对象的后顾之忧。20XX年以来,全市已成功指导324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其中45户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279户升级为有限公司。

  4、积极推进非公党建带动企业发展。全市工商系统充分发挥体制、职能和队伍优势,以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和小微企业为重点,帮助、督促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通过党建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安溪县形成的“县委领导、组织部主导、工商主抓、乡镇配合、齐抓共管”的安溪非公党建模式,得到中组部、国家工商总局充分肯定以及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台商区工商分局、开发区工商局、晋江市局等其他单位也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非公党建模式。

二、全面履行市场监管消费维权职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实现新突破

  1、健全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放宽准入的同时,积极应对改革的新常态,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是报请市政府出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明确全市64个市场监管部门的343项监管职责。二是报请市政府办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办法的意见》,明确各部门及村(居)委会、公用企事业单位对无证无照经营的监管职责。三是出台《市场主体抽查办法(试行)》,监管方式由巡查向抽查转变。8月来,共抽查市场主体18次、1122户,立案查处7起。四是落实年报公示制,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自8月1日年报公示制实施以来,全市市场主体年报申报数47368家,占全省的30、26%,居全省首位。

  2、围绕护民生促维稳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全市工商系统始终把强化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作为第一要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6901件、结案8973件、罚没款4148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一是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取得突破,全市查办了一批涉及广电、自来水、公交等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滥收费用等违法案件,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突出房地产、汽车销售、快递等重点热点行业不平等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全市立案查办格式合同违法行为199件。三是有力打击“傍名牌”等商标侵权行为,全市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829件,协助安踏、九牧王等知名品牌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假工作。四是借力创建无传销城市严厉打击非法的传销,以鲤城区和永春县作为首批创建无传销县(市、区)试点地区,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严查非法的传销活动;同时依托网管中心加强新型网络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五是深化12315诉转案机制,推动“以案促调”、“以案促管”。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受理各类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案件6937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295万元。六是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推进有力。除配合省工商局完成规定抽查任务外,自行抽检了农药、化肥40批次、服装50批次、家装、装饰建材108批次。根据抽检情况,查处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等各类案件132件。七是推进中介市场整治。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市场中介违法案件68起。报请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组织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市场中介组织信息公示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全市共新设市场中介组织850户,全市现有市场中介户数达到8323户。八是推进违法广告整治,全市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358件,市工商局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广告监管工作先进单位”。

  3、积极运用技术优势,提升网络商务监管水平。获国家总局批复成立“两基一站”,推进网络可信交易环境建设,推行网络交易行为信用监测分析和预警指导,开展辖区网络交易主体建库和电子链接标识发放工作。全市共完成主体数据采集甄别373218户次,其中涉网主体6443户次、经营性网站(网店)7346个次,发放工商电子图标2380个次,督促指导辖区平台内近4万2千户网店依照规定依法公示主体信息。加强网络交易信用监管,注重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平台的数据融通共享,整合形成网络交易市场主体信用大数据,为总局直销局排查653个涉嫌传销网站并进行证据固定,派员参与总局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案件的电子数据取证工作。总局就此项工作专门发文给省工商局对我局进行表扬肯定。

三、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发展能力与水平得到新提升

  1、全面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和工商体制调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积极推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和机构划转。全市工商系统共划转359名工商干部,参与组建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占新组建的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总编制的72%。今年1月6日市政府与省工商局签订《福建省泉州市工商系统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划转移交议定书》,市工商局正式划转市政府管理,县级工商机关的体制调整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近期将全面完成。

  2、全面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立足自身实际,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推进落实首批5项包括中介组织专项整治、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监管、互联网商务监管、民生消费领域监管、作风与效能建设等内容的边学边改项目。全市工商系统存在四风的问题得以解决、服务群众的意识得以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得以提升

  3、全面加强法治工商建设。坚持以法制促规范,开展职权清理,共梳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各类职权116项,制定权力清单,做到职权来源清。建立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工作制度,规范执法办案程序,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推行行政处罚案件交叉核审,提高执法质量,强化执法监督;建立执法监督专项分析报告制度,针对执法办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履职风险点发布专项分析报告,规范执法办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4、全面深化党风廉政与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行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构对系统干部约谈机制,完善以防止利益冲突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创新推行各县(市、区)局交叉互检、基层对市局进行检查的工作方式,提升机关作风建设,巩固效能建设。全市系统继续推进人民满意单位创建活动,继安溪、永春、惠安县局,今年丰泽区、石狮市等县级局获评人民满意单位称号。市局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今年又顺利通过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复评,全市系统13个县级工商局除台商区局新成立不久外,其他12个单位均为省级文明单位;市局连续八年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被评为第一名或免评单位。

【行政部的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相关文章:

1.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

2.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3篇)

3.关于行政部的年终工作总结

4.公司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

5.行政部年终总结

6.人事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7.行政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

8.2020年公司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

9.4S店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