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总结

时间:2021-08-31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通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回首这段时间的教学历程,我们收获了成长和感动,该总结这段时间的得与失,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基础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形式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总结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总结1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而逝,不知不觉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二年级的数学小灵通社教学。最近几年我一直执教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直接转入一年级跨越太大。因此我本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特别认真地钻研新教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长进,创新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现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设计教学

  因为多年没有教低年级,所以每节课我都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法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不了解课堂常规。我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正式上课前给学生朗读了大量培养好习惯的儿歌,课堂上进行趣味教学,精心设计实用、精美、有趣的课件,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课上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人都说,一年级的儿童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一年级的儿童年龄小、不懂事,理解能力有限,难以引导。所以我们教师要稍微多动一份心思、多一点关爱,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只能维持5至10分钟左右,时间非常短暂。为些,老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使学生一听就明白。为了抓住这短暂的时间,我通过有趣的图画、问题、小游戏、小童谣等来进行课堂的重点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尽量达到最佳。每次下课铃声响起,都有孩子说: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想上呢!这是孩子们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可见孩子们很喜欢数学,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给二年级的学生上数学社团课,我也是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经常让孩子当小老师讲题。

四、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一年级的小孩子刚入学,来到陌生的学校,他们急需老师如妈妈般的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俯下身亲切的和他们说话,帮他们开水杯、穿衣服、系鞋带、手把手教他们写字、整理书包等。学生都很喜欢我,每次看见我,老远都仰着笑脸喊“ 张老师好”。在学习中,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如李家旗、韦铭洋同学,每次上课发呆,作业完成难度大。我没有放弃他们,而是经常利用下午放学后,手把手的教他们写数,算题,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的,不断鼓励他们,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们是聪明的孩子。渐渐的,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

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特别是那些顽皮的同学更要家长共同管教。开学第一天,我建立了一个班级博客,每天在博客里把学生的表现,当天的作业写出来,后来我们两个班都有了qq群,我每天都在群里和家长聊学生的学习等各种表现,和家长联手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一学期过去了,我和两个班的99个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也取得了点滴的成功。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一(7)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备教材时,我着重了解编者的意图,找准教学目标;备学生时,我重视搜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备教法时,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尽力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用心教学。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一年级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教室里的书柜、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小手亲自摸一摸正方体和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感性的具体的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辨认分类。

  在教学中,我既重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中学习,也重视自主探索,引导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如教学“有几瓶牛奶”进行“凑十”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的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耐心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的孩子好动、爱玩,缺乏自控能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这种孩子,我没有太多的说教,而是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亲近你,顺从你。

  而对于智力差异上的孩子,我总是尽力避免强制学习,并且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后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虚心取经。

  我明白: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为更好地适应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现学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