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7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经过这段时间辛勤付出,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何不赶紧对过去工作做一个总结,以往后的工作做参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1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百万考生、教师和家长的心。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原因之一是是千千万万学子都想通过它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然而,桥窄人多,只有智者、有准备者才有望通过。虽然知识的积累、掌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考前的集中、系列化的训练,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做好备考工作,打好来年的一仗,是本学年的重中之重。须知,高三,学子十二年的苦读,系于此间,教师的责任,便是做他们的助推器,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倏忽一学期即将过去,先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制定备考计划,构建合理序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开始前,首先对高三学年的复习内容全面把握,整体安排复习计划,并详尽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并指导学生在班级整体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相应的计划。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计划安排中明确复习的目标、做法和安排,同时从中发现自己的缺漏并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在自己的计划中引出教师未复习到的知识死角和问题所在,并安排出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和难点的各个击破。

二、细心谋划,抓好“双基”

  抓好基础知识(字、词、句的识记与课文背诵)和基本技能(包括读写听说能力,更应该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潜在能力,如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等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抓好“双基”,才可以在高考中以“不变”来“应万变”。

三、踏踏实实,抓好课本的复习

  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陶冶审美情趣的载体。语文高考试题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如果把课本这个载体丢了,那么,它所负载的东西就很有可能被丢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就很有可能落空,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也就谈不上了。因此,虽然是高三,仍然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语文课本,不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地教好每一篇课文。不仅“教好课本”,而且“用课本教”。就如同做广播操,“教好课本”就是教动作要领,这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不是做广播操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做广播操来增强体质。

  “用课本教”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即加深学生的语文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单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就老师所必须的知识背景而言的。而一个好的老师,如果有一桶水,就可以给学生指一条河。真正地抓好课本,真正地抓好课堂,只做到“教好课本”是不够的,因为课文是有限的。只有做到“用课本教”,才能为学生开拓无限的学习空间,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一桶水,而就可能是一条河,一条可以奔向大海的河。

四、研究高考,准确把握命题动向

  深入钻研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动向,自己头脑中首先有一套高考语文试题,并且不断地增补、修订。通过近几年各省市以及全国卷的分析及培训学习,我觉得语文学习越来越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就是高考的基本原则。高考语文的命题思路是以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对学生潜能(即能力倾向)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的试题。为此突出以下复习要点:

  1、遵循语文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兼顾基础知识、感悟能力和文化的积淀。

  2、突破语文学习的不等式,让学生“知”,让学生“会”,让学生“得分”。

  3、强化语境意识,必须具备在语境制约下思考、回答问题的习惯。

  4、积累材料,提炼思想,要求每个学生都备有考点积累本。

五、精讲巧练,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进入高三后,学生每几周都有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因而,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高三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如果试卷讲评课上得好,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促进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提不起精神,甚至呵欠连天,恹恹欲睡,这样,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2

  白驹过隙。一学期即将过去了,本学期高三(5)班的工作重心:“沟通,交流,互助,学习”基本完成。在狠抓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的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一个优秀班级。光荣完成学校、德育处布置的各项工作及班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班集体建设

  1、本学期着重加强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学期初,在班级以板报的形式,再次明确了班级目标即“沟通,交流,互助,学习”。并且在班级日常晨会中,强化这一意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使之行为符合班级要求。

  2、狠抓常规教育,促进习惯养成,以达到规范班级管理的目的。根据学校的安排,抓常规学常规,班级内部开展常规知识竞赛,利用班会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及一言一行,都有章可循。

  3、为了下学期的紧张的高三学习更加有序,还着重抓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养成,严谨认真的考风考纪的养成。

二、班干部培养

  我班的班干部是本学期初学生自由选举产生,有一部分学生是新手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开学伊始开了几次的班委会,进行了工作培训,学生干部对各自的工作已经有了具体的认识,工作起来基本能上轨道。特别对班长、劳动委、宣传委的培养较多,因他们在班级常规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通过一学期的培养,班级的常规工作基本上能由学生干部负起责来。并由班长组织每周开好周例会,进行小结,及班委间的沟通。

三、班级常规

  平时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纪律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每天自觉佩带校卡,做好两操,值日生做好两扫及抬水的义务等。

四、学习、集体观

  教育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组长由学习成绩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目的是“沟通、交流、互助、学习”,活动时间各组自定,但必须每周都有一个固定时间,活动开展顺利。在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可贵,从而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教育,同时也增进了学生间的情谊。下课时,我也尽量和学生待在一起,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对班内发生的状况进行处理,有些情况还可以拿出来,让学生讨论讨论,一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抓好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考试纪律等教育。

五、开展活动

  第一,情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一定名次。如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获高中组第三名;校广播操比赛,获二等奖;“团结友善”杯冬季负重长跑第四、第五等等。

  第二,班级组织一定的体育活动,如与其它友好班级进行篮球友谊赛、足球友谊赛等。

  第三,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六、搞好家校联系

  工作定期与家长联系,或是通电话,或是家访,或是进行书面联系。并根据学校要求建立和完成家校联系册,沟通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协调家校管理配合,真正做到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一年来,绝大多数学生已完全适应高三学习生活,班中也日益呈现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习气氛浓,各项活动能积极参与,成绩进步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