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德育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高三年级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让我们好好总结下,并记录在工作总结里。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年级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三年级德育工作总结1

  实际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碰到一些违纪学生,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离不开老师的批评,如何正确有效地去批评呢?用得恰当,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用得不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如何恰当地运用“批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让批评之花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一、对于批评来说选择恰当的时机

  对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的中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任何学生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不希望有其他人在场,特别是异性同学在场。因此,针对个别同学的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进行;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界定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方可公开批评。

  批评要及时,不能拖的时间过长,对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问题应迅速作出反应。一般问题点到为止,只要让其明白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就罢手,不宜过于尖锐刻薄,穷追猛打,如学生在课堂开小差,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教师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类的含蓄暗示就足够了。

二、对于批评来说要伴随宽容适度

  班主任在批评中要懂得适时宽容,原谅学生的错误。学生,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修正错误中成长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是要不断地提醒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从而让学生不断进步。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以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为目的,抱着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在批评中,教师要尽量宽容学生。当然,宽容绝不是纵容。我们要在批评中宽容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对于批评来说要讲究恰当的语言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必须怀着爱心。怀着爱心,含着理解,说出话来就是教育型的,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1、用表扬代替批评

  每个学生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但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如果用赞扬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几个同学时,他只是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且后来还奖励了他四块糖果。陶先生把第一块糖果奖给王友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奖第二块糖果时说:“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奖第三块糖果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奖第四块糖果时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如果陶先生当时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块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也许就没有后面王友愧疚的`哭了。

  2、巧妙地指出不足

  一些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也先用赞扬的原则,但赞扬之后便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但是”,有的学生一听“但是”二字就反感,认为老师前面的赞扬是言不由衷,是批评的前奏,其结果,不但批评不会收效,就连前面的赞扬也被学生理解为虚情假意了。

  如果我们不用“但是”这个转折词,效果可能就不同。例如:“你在最近一阶段表现不错,如果你能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课后更认真地复习,相信你的成绩会进步更快。”巧妙地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这样的间接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更容易为人接受。

四、对于批评来说要与公正公平同在。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有偏见,处理事情的时候更不可有偏心。毋庸置疑,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所以当好学生与教师眼中的差生同时做了错事时,很多班主任会下意识地偏向成绩好的学生,批评的态度会比较委婉一些,处罚的程度会稍微轻一些;反之,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更严厉一些,口气会更重一些。这样的批评,往往让学生觉得教师很不公平,从而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

  比如,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同时迟到,教师会对那个较好的学生说:“这次原谅你,以后不许迟到了!”而对那个较差的学生说:“怎么回事!学习不好还迟到?好好写个检查!”这样的批评无疑是失败的,也许那个优等生会洋洋自得,把教师的批评当耳旁风;同时,那个差生会认为教师很不公平,同样是迟到,批评却天壤之别,所以他很可能下次还会迟到。其实,不管平时这两个学生的表现如何,既然都是迟到,就应该受到同样的批评与警告。学生的心理是敏感的,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所以对他们进行批评时教师更应该注意让他们心理平衡,这样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五、对于批评来说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一个清洁的环境里,几张废纸静静地躺在地上,过往的学生没有一个弯腰捡起。这时,我走过去弯下腰捡起废纸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里。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不好意思了,然后一些同学也开始弯腰了。这事虽小,却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良好的言行规范会渗透在学生的思想之中,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之中,这种率先垂范的记忆可能是永久性的。

  总之,教师在工作中不要过多地使用批评,以免造成学生消极悲观,应少运用且善于运用批评才是上策,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以提高教育学生的实效性。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心理敏感承受能力又差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只有正确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才能很好地产生批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