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这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并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就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所做的工作及成绩,问题与不足作具体分析:

一、工作与成绩

  (一)、找准突破口,夯实常规教学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认真执行月考核制度,采取定期检查的办法扎实抓好常规教学检查,为防止差生导致教学质量提不起来这一实际情况,也为了不放弃一个差生,教研组将备课、考试、培辅、反思四个环节作为突破口,夯实常规教学

  1、备课。要求课前备课,严禁不做准备进课堂。推门听课要求上课老师拿出教案。实行写教案和课本随记双备课的方法,帮助教师真正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

  2、考试。对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进一步严肃了考试纪律,要求考出学生真实成绩。考后写“试卷分析”,召开质量分析会议,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切实提出解决方案。毕业班下班学期实行“月考”制度,进一步加强毕业班管理。

  3、培辅。坚持培优工作,狠抓辅差任务。由于家庭环境原因,辅导学困生一直是我校传统。本学期一如既往,要求各班语文教师做好辅导学困生的计划、记录和总结,并撰写上交到教研组。同时,借助考试对各班学困生进步情况进行了解。

  4、反思。鼓励老师们做反思型教师。要求每位老师每课时有反思,月月上交十篇教学日记。其反思面拓宽为可写教学中的事,可写案例、片段,还可摘抄文章片段,书写阅读某篇文章后的感想等。根据检查结果及收取材料,可见老师们的反思更实在了,更有真情实感了。

  在将以上四个反面作为突破口的基础上,常规教学管理的其他反面也毫不放松。如一学期听课数不少于15节;每人每学期上一节语文公开课,一节活动公开课并评议等。本学期,教导处从逐月的常规教学检查中欣慰地看到,语文老师们的常规教学各环节已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二)、抓住一条线,丰富教学教研

  本学期,教研组紧紧围绕“两课三会”这一条主线来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二课”即一节语文公开课,一节语文活动课。语文公开课是各语文老师根据教研组制定的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前每人上一节交流课。内容从各年级教材中选取。语文活动课是我校特色活动。各班级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学期的活动内容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并提出一节向语文组教师展示。

  “两课”之后教研组及时开展教研活动讨论交流,指出有点提出不足,在交流中让老师们共同进步。我们规定,交流前上课老师需要说课,说明自己的安排意图和设计亮点,让听课老师的评议更有针对性。

  “三会”即期中质量分析会、期末质量分析会和毕业班教学会议。通过三会达到了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改进措施,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寻求新渠道,落实校本培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配合教导处开展各项学习工作。从集体备课、家长开放研讨课、名师上课学习、读书心得交流、听专家讲座、期中、期末质量分析会等不同方式来开展。通过一次次学习,促进了教师们专业化成长,提高了全体语文老师的业务水平,发展了所有老师们的整体素质。

二、问题与不足

  1、教学与教研并重却不能并抓。教研工作是我校一项薄弱环节。因为缺少相应的指导和人员力量。我们的教研工作基本停留在上两节公开课上,缺乏课题研究。

  2、辅导后进生工作缺少关注的确实措施,检查模糊。

 三、相应措施

  1、课题研究工作需要教导处带领,提出适合我校的课题研究,不求“大”求“精”。学校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2、辅差工作进一步落实。在各班定计划、做记录、写总结的基础上,可以让教研组协助教导处统计各班辅差对象,并加以跟踪,月查时以收记载、看作业、问学生,见试卷,听反馈等多途经监管各语文老师的辅差工作。从各班成绩册中看差生每次测试成绩的具体进步情况,以提高辅差工作的实效性。

  不管怎样,在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也体会着成长的快乐。成功有乐趣,失败更有收获!回头看看,那路途留下的都是美丽的足迹!展望下学期,我们将在这坚实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我们洑水镇小语文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更好的和孩子们一块快乐的学习语文!

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2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一学期的工作转眼有已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几年来,我们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认为,一桶水岂能解决?古人不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吗?要有源源不断地水流才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也许,这只是揭示了教师需要具备丰足的学科知识而已。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选取《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及《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名著或教育教学杂志,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全组每位教师认真学习、阅读蔚然成风,并不断反思。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评课及教学诊断活动

  认真积极地开展组内听课活动,促进整组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我们三年语文组积极开展组内开课听课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开出一节组内研讨课,其他组员认真听课、议课,研讨氛围十分浓厚。在此基础上,围绕校教导处提出的如何上好阅读课第一课时这一主题,整组老师参与备课,开出了一节真实、朴实,并力求扎实的课,受到领导及其他听课老师的好评。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一学期两次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所以在上次是教育局的规范办学抽查到我们组时,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准备,但我们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深受领导的好评,这都是我组教师平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结果。

  五、举办多种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语文

  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本学期,我们组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在每位语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参加了阅读考级活动并顺利通过,还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参与越级考级获通过。更可喜的是,虽然才三年级,但大部分孩子在这次活动的影响带动下,养成了每天阅读经典书籍,与老师同学交流感受,学会摘录好次好句等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孩子的获取广博的知识、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部分孩子一学期看了近10本长篇书籍,最多的大30本左右,阅读量大大增加。

  六、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

  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鼓励下,我组多位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在认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校总课题《小学课堂关注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张春宵和李雪芬两位老师分别撰写了《小学课堂关注学生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和《小学课堂关注教师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这两分课题研究方案,为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我们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