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节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
一次精彩纷呈的活动结束了,相信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吧,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活动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感恩节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活动目的:
1、本次活动响应了全省举行第四届“活力在基层”的团日活动。整个活动由全班同学参与,以体现教室的主体性和互助性,加强教室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展现09级烹饪班的风采。
2、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的父母亲,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学子们在异地求学思家之情,努力营造大学里“我的青春我的团”气氛。
3、同学们借此次活动机会向父母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的去关心父母、更多的表达出我们的感恩之情,这是当代大学生须现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懂得感恩。
4、由此次活动, 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的同学能多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缩小两代人间的代沟。
二、活动自我评估
(一)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感恩父母,点燃亲情”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比较成功,成功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预先的宣传,和班内各个班委的讨论,做好了前期工作。
2、 开展及时,适应大部分同学的需求
正当母亲节,提醒大多数同学,应该多多了解父母亲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为我们无私的为我们付出的同时,我们在节日里应尽我们所能做一些然他们高兴欢喜的事情。
3、 密切配合,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多方面的主动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我们两班根据活动的主旨分工合作。
4、 活动影响范围大
我们不仅仅是在两个团支部之间进行“感恩”知识的宣传而是面向整个学院做宣传,让人们知道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情感,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二)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
1、收集材料严重重复。活动虽然经过具体分工,详实安排,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个别成员未能完全明白自己的分工,所做工作有些重复。
2、 稍微影响学习。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支部成员太过主动,对分配的任务为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有少许同学作业延后上交,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3、 时间也有些仓促。这主要是由于确定我们的活动时间只有一个月不到。 由于时间不多,想开展的活动未能完全深入。
三、活动的意义
1、 活动含义深远,反响优良,充分体现了我们大学生运用课余时间主动投身学校的活动,运用主观能动性进行学术调研,崇尚科学的态度
2 、这次活动紧紧围绕“我的青春我的团”的口号,在校内外开展的一系列有实效性的活动,并进展顺利,影响广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这次活动我们以最小的费用高质量的完成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团日活动。也在整个团支部大起了楷模作用。我们团支部极具影响力和充分的团结奠定了此次活动的成功。
在学校党支部、政教处的组织下,七年级全体班主任进行了以“感恩”为主题的题班会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全体班主任都高度认识、积极准备、热情参与。班主任们为了真正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各出奇招、形式多样,展现了七年级班主任队伍的风采,体现了七年级班级管理的高水平,实现了打造七年级组团结、合作、竞争的班级组织者队伍。为使此项活动能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总结主题班会组织经验,提高七年级班主任整体素质,现将开展主题班会展示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感恩教育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感恩教育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亲情较为麻木,不懂得珍视亲情,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七年级组选择了“感恩的心”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在主题班会上,老师们通过PPT、视频等媒体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感受母爱、感受师恩、感恩故事、感恩调查、唱感恩歌曲、回报恩情等,让学生体验情感,体验亲情,触动学生的心灵,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这方面表现得突出的是马杰、倪永梅、吴庆琼老师,他利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组织表演、开展课堂小调查、向老师致感谢诗歌等。
三、表现形式有层次性。
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安排上有层次性,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充分感受身边的爱以及如何回报身边的恩情,如何将爱传递下去。如陈春梅老师的《感恩父母、塑造美好品质》一课,她通过视频观看、学生谈父母的爱、唱《感恩的心》、感恩调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后,再让学生畅谈如何回报父母,整体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富有层次性,水到渠成。
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冯意老师,他在课堂上让学生做“节目主持人”,老师在学生的活动中进行适时指导,真正实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以健全学生人格为本。
五、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是部分主题班会课堂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但由于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沉默在过多,参与的太少,甚至个别班级的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二是老师在课堂引用案例和事迹离学生太远,这会让学生感觉“感恩”与自己远,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是有些班级的班会比较平淡,没有高潮,没有激发出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对国家“感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