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副班主任总结(2)

时间:2021-08-31

  大学副班主任总结 范例2

  启新学校自更名以来,以搞特色为能事,大概副班主任实名硬任务系列工作也算是其中之一。

  我们理解设副班主任一职,目的有两个:一为分担一下班主任的一些班级杂务工作;二为自从有了班主任津贴,我们的领导想着办法让所有教师分到其中一羹。虽然有点平均主义之嫌,但教师们也能理解领导们好意。

  只不过,我们做领导的没有很好把握好自己行政职能,从教师这个角色转变成领导的角色。学校领导行政,应该是从首先考虑实实在在促进发展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为首要事务,考虑如何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师生工作、学习负担为依据,计划各项各线工作。而不是像不明智的老师给学生“一刀切”地布置作业一样,多搞点花样的任务,弄出点资料丰厚的政绩来为目的。

  比如,本校的备课问题,一直是困扰教师精力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不能应用现代电子科技手段,资源共享提高效率?比如副班任,已经分担了类似开发票、中午值餐、才艺30分、班级黑板报、陪同家访、誊抄学生家校联系手册等工作,还要写什么副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副班主任工作手册?学校工作是本着对学生教育意义而产生的,这些工作除了增加教师作业负担,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像誊抄学生家校联系手册这样的工作,领导没有深入了解手册上的内容——全是平时形式上的学科素质评价,没有对家长的须要了解的事情做好调查,没有考虑到小学科教师兼职副班主任对学生各门学科表现不熟悉的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工作所上交给家长的材料、上交给行政的材料,只是应付任务,泛滥造假之风,与德育工作背道而驰。深入一线,调查论证,再以实行,是杜绝犯官僚主义的有效法门。

  其实,作为一个有教育良智和情商的工作者,德育工作是渗透在每位教师日常学科教育工作中的,与学生接触中的,并不是一定是冠于“副班主任”一称才去做。而缺乏教育责任感的人,即使是真正的班主任,也不会在学生做人这方面去花心力关注、展开教育活动。我们做工作要讲究实在效率,不要沿着学校应付上面(教育局、教研室各部门各科线)“叠加效应”检查,教师应付行政检查这个怪圈而忙碌。人之精力有限,谈何教研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