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卫艺的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二、聚焦灵动课堂,彰显浸润特色

  1 积极推动课改 创建高效课堂

  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学年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导处工作计划和“126”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并以此计划和方案为指导,组织老师严格按照已制定的计划进行常规教学。①以校为本,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②各项评比活动以研促教。 ③加强随堂听课,加强轮教力度,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同组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的热潮。④鼓励老师撰写论文,编写教学设计。⑤坚持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为继续抓好老教师在培养青年身上的传、帮、带作用,在业务方面,学校要求年青教师每月至少做一节汇报课,教导处和同年级的教师都参与听评课活动,使日常工作和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2、借鉴专家引领,促进科学发展

  请进来:2014年3月至5月,我校领导先后邀请市教研室梁俊峰、梁涛老师,区教研室王晋梅老师及万柏林教研室吉瑞兰老师来到我校调研了解课改动向,听课评课,并予以引领指导。专家们结合“343”的先进教学理念具体在课堂上如何操作,进行了示范性、纲领性、方法性的指导,并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专题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老师们觉得实用有效。

  走出去:2014年3月,我校派骨干教师李霞、黄文娟。胡瑞娥去石家庄进行学习培训;语文教师王真、边远、孙凌云,数学教师王宇飞、曹变英、薛剑蕾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活动,收益颇丰。

  2014年12月,我校派出10名教师赴长治东方红小学观摩学习,对他们的三种课堂模式引向颇深。回校后,外出教师作了移植课,并作了学习心得体会的汇报。

  另外,我校积极参加了“联片大教研”、“三晋之春”、“三晋之秋”等各级各类研讨观摩观课活动。一学年,我校累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150人次,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3、继续课题研究,深入教学工作

  今年,我校继续将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2013年10月我校承担的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获先进集体奖。课题虽然结束,但研究始终不能停步。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在延续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家校联系,将家长评价与学校评价有机结合。

  在这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和专业经验,并且在市教科研中心的引领下,在学困生心理和课堂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体会。我校的语文学困生转差率稳步提升,更为可喜的是,基本所有的学困生都对语文学科有了重新的认识,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是有益的。

  4、立足学生社团 共促师生成长

  2014年3月,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正式启动。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张贴社团纲要进行招生。三月中旬,学生社团正式开始。社团门类丰富多彩,包括知识类、趣味类、体育类等,共22个。2014年6月,每个社团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直好评。2014年9月,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我校将社团门类进行重新整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增加了羽毛球、竹笛、舞蹈等社团。使学生社团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三、德育工作创新出优

  1、整体构建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组,每学年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期末对德育工作进行考核。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注重整体构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及认知特点,一年级以“养习惯,学礼仪”为主题,二年级以“团结友爱,平等互助”为主题,三年级以“名族传统、爱国主义”为主题,四年级以“感恩”为主题,五年级以“诚信”为主题,六年级以“心理、安全、法制”为教育主题,采用多样的形式开展序列活动。不同年级不同主题体现了学段的阶梯性和内容的渐进性,系统推进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2、主题渗透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主题教育。三月份组织了“学雷锋见行动”系列实践活动,四月份组织了“缅先烈 立壮志 扬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五月份举办了“艺术月”活动,“六一”举行了先进表彰暨文艺汇演活动,九月份举行了“感念师恩---献给最美的老师”祝福语征集活动,“重阳节”为十月份举行了“唱响红歌,祝福祖国”歌咏比赛,十一月份组织了共读一本好书《放飞梦想》,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征文比赛活动,除了这些大型活动以外,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周三下午的班队会课,还有我们开足开全的思品课、美术课、音乐课、法制课、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等教学活动,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审美意识、环境意识、生命意识、人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意识等主题渗透于各个学段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

  3、自主参与

  每周一次的班队会课,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活动。舞蹈、合唱、泥塑、剪纸、羽毛球、中外电影欣赏、十字绣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实践体验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创设了不同的实践体验活动,招募了一批班级志愿者,他们分别担任门长、灯长、窗长、桌长、椅长、图书长、电教长、黑板长、墙长、地长等职务,负责每日的专项工作。每年在四、五年级中招募校级自愿者,他们负责对学生的入校离校、课间三部曲、文明礼仪、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使用奖励“小水滴“的评价方式,每日在班级量化考核表中反馈检查结果。学校“水如银行”每周三课间开放,持有“水如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水如币存入银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兑换成相应的礼物。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有学生志愿者担任的。通过这些实践体验活动,促进了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发展。

  5、创新发展

  在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中,不断创新方法途径,学校举行的 “缅先烈 立壮志 扬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举办的“艺术月”活动,“六一”文艺汇演活动,“感念师恩---献给最美的老师”祝福语征集活动,共读一本好书《放飞梦想》,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征文比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内容到形式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活动广泛深入、生动活泼地开展,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与才能展示的舞台。

  6、拓展延伸

  为巩固学生在校期间的养成教育成果,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我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学生“德育实践作业”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方面是“我爱我家”: 学做家务,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具有分担意识。第二方面是“自主管理我做主”:在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科学饮食、坚持运动、珍爱生命、节俭美德、物品管理、成熟交往等方面自主选择项目进行自我管理,在目标明确的自主管理的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第三方面是“实践体验智多星”,从冷静的态度、积极的情绪、全面的认识、详细的分析、后果的预知五项中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实践、体验、感悟,逐步养成劳动实践、意志锤炼、理性调控的好习惯,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这项作业非常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每个家长都负责任的指导孩子认真实践,填写好实践作业记录表,有少数学生交回了活动照片。

  7、品牌建设

  在学校特色活动的创建中,葫芦丝和竹笛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品牌活动。葫芦丝活动经过8年的研发,编写了《葫芦丝演奏教程》,现在已成为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普及到三、五、六年级每个班,每周保证上一节葫芦丝课。竹笛从今年开始,进入了二、四年级的课堂,同样,每班能够保证一周上一节课。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各种乐理知识及吹奏技巧,优美的乐曲声总能从教室传出。

  在团队品牌建设中,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学生志愿者活动、校级学生志愿者活动、水如银行活动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和传导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