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局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二、年工作安排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打算

  年城乡建设工作以学习贯彻xx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坚持“三轮驱动”,统筹各片区协调发展,形成新老城区互动大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加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燃气市场和风景名胜区的监管,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把市建设成为辐射全省、承东接西、特色突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自然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和谐城市。

年的主要工作目标

  ──积极为新区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为新区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开工建设南环线(朝阳洞路段)、西南环线、水东路及黔江路北段等市委、市政府拟定的实事项目。

  ──建成中山西路―市府路口等7处人行天桥。

  ──加大喷水池等交叉口综合整治力度,完成百花影剧院地下停车场等建设工程。

  ──以“三化联动”为目标,统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加强建筑市场、燃气市场和风景区的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

  ──完成配套费1亿元征收目标。

  (一)继续坚持新区优先发展战略,积极为新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为确保新区建设保持良性发展,建立和完善新区、高新区建设绿色通道,对涉及新区、高新区建设的事宜特事特办、快事快办。进一步加强工作站建设,人力物力向工作站倾斜。在完善新区城市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三桥马王庙片区。发挥该片区北接新区、南接老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建设北京西路、贵金线,增强老城区与新区互动,建设新区至清镇快速通道、金朱路至朱昌段等,加强新区路网与环城高速公路、贵遵和贵黄高速公路等外围交通大动脉的衔接,促进新区产业发展与商气人气聚集,促进“双核三片”城市格局的落实。

  (二)以“一片两路”为突破口,加快以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为主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城市道路骨架网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心区“畅通工程”要求,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城区“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骨干路网系统。加强项目库建设,建设西南环线、花溪二道、北京西路、贵金线、沙冲路及延伸段等道路;加快城市其他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建设。建设南横街、贵医街、六广门体育场路、新华印刷厂支路、黔江路、珠江路,加快水东路、朝阳洞路建设,启动贵沙路建设;改造交叉路口。实施喷水池等交叉口改造工程;建设人行过街设施。建成中山西路-市府路口等7处人行天桥;加快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市轨道交通网建设规划》。

  二是继续完善城区排污系统。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紧实施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及新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开工建设新庄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加强城市排污管网改造,完善配套截污沟建设,改善南明河下游水质。力争年6月底前建设完成金竹片区越域排污工程。积极配合云岩区、乌当区完成黔春路、水东路及南明河截污沟工程建设。配合完成“两湖一库”治理工作目标。

  三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加大市政建设力度。

  (三)加强县城及重点镇建设,优化村镇人居环境。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和功能,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城市化率XX年实现75%。以40个重点镇为基础,整合小城镇建设资源,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合理机制。加大小城镇建设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的推荐、筛选和论证。坚持把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重点乡(镇)发展方向及建设目标。优先完善重点乡(镇)总体规划及建设规划。各重点乡(镇)要优先建立和编制建设、开发、招商项目库,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展招商、开发、建设等活动,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及管理制度。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加强“两湖一库”周边乡镇及村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四)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住有所居”。加大保障性住宅(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建立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重点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年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成目标为100万平方米。强力推进让限房(政府让地价、限套型面积、开发商竞争房价,低者中标开发)、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流动人口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建立低收入、中低、中等家庭住房状况动态档案库。将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套型控制等要求,落实到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发放、《项目手册》、备案制度等各个环节,保障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标准,启动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城市近郊由政府主导建设“流动人口公寓”,集中建设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集体住房。

  (五)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一是依法加强建筑质量的监管。积极开展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结构安全、屋面漏水、墙面渗水、管道漏水等质量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从源头、过程、现场着手,靠前监督,抓好关键环节,提高工程质量。

  二是杜绝重特大建筑安全责任事故。重点开展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伤害、整体提升式脚手架的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建筑施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严格市、区两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的初审,全面推行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关心建筑业企业,关爱农民工,建立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市建筑业企业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制度》,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发生。加大对进城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建设领域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四是为“畅通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大力支持“畅通工程”工程、新区、三桥马王庙片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建立“绿色通道”,现场办公。

  五是逐步建立地区统一的建筑市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六)加强燃气市场监管,确保安全平稳供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省引进天然气的协调服务,督促燃气集团公司加强城市中心区、“两路一片”和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中煤气管网安全监护,督促管道煤气企业做好供气方案和应急预案;督促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做好气源储备,确保安全平稳供气。

  (七)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风景资源的保护,规范风景名胜区开发经营活动,协调好景区保护与建设、与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总体水平,促进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与经济共同发展。

  (八)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在建设领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做好节能经费的征收管理,大力支持各种新型墙体材料、新的抗震技术、新的节能产品及节能设计的使用。深入开展地区建筑物外墙节能应用技术与推广对策的研究,制定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提高散装水泥使用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充实、优化、整合建设监管资源,理顺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建立职责分明、责权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公开、规范、减少”的要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有计划分步骤地构建多方式和多渠道的政务公开平台,扩大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政策的监督实施和效果评价。积极配合市人大和市法制办等立法机构,对《市建筑市场管理办法》等进行修订,并根据社会化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要求,配合立法部门拟定《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法规。

  (十)学习贯彻xx大精神,切实抓好党风、行风和廉政建设。把学习贯彻xx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贯穿建设工作的始终。充分认识加强党风、行风和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教育和监督并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使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与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案件中的协调配合,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市建设局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1.市城市建设局对于上半年的工作总结范文

2.市建设局社会服务承诺书

3.市建设局庆国庆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4.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5.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6.见习工作总结范文

7.春运工作总结范文

8.学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