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学校部门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六、早操路队:提振士气,凝聚人心---拷问评价的公正?

  这学期,我们从体育组老师身上看到了一股劲,一股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最好的认真劲。从接到改革早操通知的第一天起,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直到学期末,他们还在不断地调整,从入场顺序,到环节衔接,到音乐的选择,到操场站位,到评价办法,一改再改,而且他们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以曹玉龙老师为牵头的体育组在并肩作战。本学期,早操的改变有目共睹,它极大地提振了学生的精气神。更为重要的是,在前面提到的开学初教师人心涣散的时候,学生的这种精神状态有力地传染给了我们的教师,给灰霾的天空增添一丝亮丽!从运动会后教师聚会时纵情宣泄心中的抑郁的表情不难感受到,天将放晴了!如果说是早操挽救了开学初持续的颓废,凝聚了即将涣散的人心一点也不为过!把这学期的贡献奖授予体育组一点也不为过!

  但不可否认,直到现在,早操的评价方式还没有调整到最合理状态。全靠学生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由此推开,考量一下我们方方面面的评价是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呢?显而易见,我们的管理、教学、德育在评价内容、方式上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轻则成了改革的羁绊,重则严重挫伤了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现行评价机制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七、感恩主题实践:教育就是一瞬间心灵的感动---为什么是个意外的收获?

  今年的秋游----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改变了活动的形式(中高年级),在溪涌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了一次以“感恩与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反响很大,收获很大。短短的两个小时,全体师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蓦然间我们发现,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心灵在一瞬间的感动。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弱的地方,那就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善良。教育就是要唤醒这个沉睡的人性。事后,很多老师都感慨,这可能是孩子在我们学校六年中最深刻的记忆。听到这话,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否有点悲哀?我们六年的苦口婆心尽抵不上短短的两个小时。难道是我们的教育内容抑或是教育方式方法出问题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只是一次意外,意外的收获。如果没有这次意外,我们甚至连反思的自觉和意识还不会有。因为我们从不怀疑我们的良苦用心。

八、招生:对不起,学位已满---插班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过硬的办学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科学的招生宣传策略,使保税区小学近年来树立了正面的社会形象,在家长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本学期,我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861人,突破历史顶峰,再创新高。各年级各班人数都达到饱和状态。今年的招生更是出现喜人形势,在已完成预订的招生计划后,一年级、准一年级一度出现排号现象,最多排到一百多号。面对一拨接一拨慕名而来的家长,我们招生办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学位已满。礼貌中透出一份自豪与自信。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由学生挑学校到学校挑学生的转变。不过,细心的招生办人员也发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从前年开始,春秋两季二至六年级的插班生报名越来越少,逐年递减的趋势已经形成(07年96人,08年72人,09年47人,10年46人,寒假目前只有20预报名,三至六年级还无人咨询)。为什么?这一问题招办的同志在思考,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值得认真思考。

九、改善教师待遇:幸福保税,首善之举---不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吗?

  董事会今年明确表态:从20XX年9月份起,以后每年拨出100万用于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我们算过一笔帐,如果这笔资金到位,我们每位老师每月将有800至2500元的收入增加,再加上政府扶持部分,我们教师的生存状态将有极大的改善。

  深圳是个特别现实的地方。20XX年末,几家社会机构做的一个评估,把深圳人按拥有财富的多少分为七等,其中10至30万为穷人,10万以下为贫困人。显然,我们的教师大多数是穷人或贫困人。而现在政府把民办学校的定位在高端、精英的办学方向上。穷人、贫困人能承担得起精英的培训重任吗?换句话,不幸福的教师能培育出幸福的学生吗?改善教师待遇不仅仅是在促进教师发展,也是在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十、民办高端发展计划: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你准备好了吗?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圳民办教育促进办法》和福田区一系列民办教育扶持政策与措施,我们不难发现,民办教育必将引领教育的发展潮流与发展方向,民办学校必将打破公办学校垄断办学的格局,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高端民办办学策略已成定局。沉寂已久的民办教育的第二个春天悄然来临。民办学校大有希望,民办教师大有希望,民办教育大有希望。但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是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提醒教师的三点思考:

  1.学校文化,做为引领教师自动、自主发展的无形力量。我们该如何规划打造,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教学改革,我们已成功迈出坚实的一步,但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巩固、扩大业已形成的课改成果,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效益化?

  3.教育科研,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改革的源动力。常言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次改革能否成功,我们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多强。你又能为学校的科研出多少力?

【第一学期学校部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学校部门工作总结

2.学校学生部门工作总结

3.学校部门部长个人工作总结

4.中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5.第一学期学校的工作总结

6.学校第一学期的工作总结

7.第一学期学校全校少先队工作总结

8.学校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