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支教实践总结(2)

时间:2021-08-31

暑假支教实践总结4

  大学第一个暑假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次三下乡的经历,收获满满,暑假的生活因此变得充实快乐。

  13个人因为这一次三下乡联系在一起,一起经历欢乐担忧的日子,一起不顾形象的拉歌,男女对唱;一起夜倾情,畅谈理想;一起烧柴煮饭,烟雾缭绕;一起到菜市场跟那些阿姨砍价,蹩脚白话;一起上课,追赶打闹;一起玩谁是卧底,其乐无穷;一起...... 和你们在一起的感觉,简单开心,一点都不拘束。

  我不看重能够在这一次的三下乡中得到什么,参加什么比赛抑或是为了那个实践证明,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宝贵的财富是在这么短短的七天中能够找到这么多可以这么聊得来的朋友,真心很难得,虽然开学大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我们感情长存,套用一句“夏日微笑,未完待续 ”。

  这一次三下乡的主角是小朋友们,老实说,如果没有这一次去支教的经历,我也许不会深入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留守儿童,不会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一无数人眼中的弱势群体,不会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上网搜了一下“留守儿童”,原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顿时我才惊醒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留守儿童,因为我的小学和初中,爸爸一直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很短暂,每一次的家长会都是我妈去开的。

  在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情况下,孩子们有心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当看到孩子们在qq签名上写的东西,“残缺的布偶,遗漏在街头”、“无谓的等待,无期盼的等待,等待的未来只能给我一片苍茫,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我清楚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有多渴望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对于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但没有把他们带在身边确实是一个痛苦与无奈的现实选择,因为承受不起城市教育和住房高支出,即使父母把他们带在身边,也无法很好地照顾他们,让他们留在亲戚家或由爷爷奶奶照顾,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孩子们住在亲戚家里,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有时甚至受到亲戚冷漠对待,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仅要安排自己的一切,还要帮忙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因为我之前个人经历,所以在社会实践支教过程中,与孩子们接触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内心多渴望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相聚,他们内心有多么期待,多么珍惜;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分离,他们内心是有多么不舍,多么伤痛!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鼓励和关心,孩子们的心理会有点异常,有的孩子们性格有点孤僻,不喜欢开口,下课也只是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伙伴呆在座位,不愿接触其他小朋友。

  孩子们平常接触最多的能给他们引导就是老师,所以老师们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引导他们,通过支教的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走进他们,给他们带去正能量,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要去重复他们父母的道路,靠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的发展不仅牵涉到他们个人的命运,也牵涉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暑假支教实践总结5

  一个雨天, 我们开始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的真诚和爱心。

  有的人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孩子调皮,他们课上喊破了喉咙,课下又和孩子耐心地交谈。有的人负责画宣传海报,为了制作出一幅精致的画作,他们会花几天的时间来构思,纸张太大,要铺在地上,他们会连续几个小时跪着画画。

  有的人特别喜欢孩子,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玩耍,在课上是他们的老师,但在课下是孩子们亲切的哥哥姐姐。有的人会叠几十个纸鹤和纸玫瑰,作为小礼物送给孩子们。有的人,看到孩子摔倒磕破,会关切的将孩子带到办公室,为他们抹药。有的人,生病了,仍坚持上课,强忍着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可一下课,便累得坐在办公室里休息许久…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孩子是那么的单纯可爱。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一个你提出的有意思的问题,他们会为没有被叫到朗读课文而沮丧失落;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仰视你;当你在课上向他们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时,他们会好奇地问这问那;当你给他们画一幅漫画时,他们会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在乒乓球比赛、奥运知识趣味比赛、绘画比赛,你可以看到了孩子们的活力和才华;活动课上的游戏和歌声,你可以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

  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日子总是那么稍纵即逝。转眼到了离别的日子。在最后的几天,我知道我们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个给我们欢笑和感动的地方。可我不敢多想,不敢对离别有太多的思考,不敢与这些孩子有太多的接触。我怕我自己会依依不舍,我怕我自己会受不了这份沉甸甸的感动。

  最后的文艺汇演,许多孩子都哭了。当孩子们唱起隐形的翅膀,当那稚嫩的歌声飘荡在操场,当孩子们伴着虫儿飞的音乐踉跄地跳起舞蹈,吹起一串串的小泡泡,我想我们每个人也哭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掉眼泪。

  我们走了,孩子们排着队送我们。平常最调皮的两个男孩子哭红了鼻子和眼睛。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二十天很漫长,可不知不觉中我已开始珍惜在这的每分每秒。那熟悉的旋律,那温馨的场景,那单纯的眼神,无不成为我美好的记忆。

  支教就这样结束了,可永新给我的感动没有结束,给我的激励也远没有结束。

  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

暑假支教实践总结6

  “xxxx”支教团经由校团委审批,成为xxxx农林科技大学20xx年暑期“三下乡”350支社会实践队伍之一。致力于xxxx县xxxx镇xxxx村xxxx小学支教活动,以“给学生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和梦想引导”为宗旨,以培养兴趣,提升趣味为理念,通过课程和活动相结合,着力于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拥有梦想和目标,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支教团于20xx年7月31日晚到达xxxx小学,通过校长的帮助,50余名学生参加支教活动,自8月1日起,为期一周的支教正式开始。

  支教课程篇

  支教团的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巩固书本知识,一方面增强基础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开设兴趣类的音乐、美术、体育,趣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天赋。第二部分为专题系列授课,如语文开设国学经典系列课程,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同时开设朗诵与演讲系列,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对朗诵演讲礼仪进行指导。数学课设置趣味奥数课程,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趣味历史推出“牛角挂书”“郑人买履”等成语小故事系列。趣味地理推出“祖国华北”“祖国xxxx”系列,讲述代表性的华北xxxx的自然人文景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地域感受。第三部分为课外活动和比赛,脱离书本,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支教团用丰富的课程设置和趣味性的上课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定程度上改观学生对于上课的态度。

  课外活动篇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正处在天真烂漫的时期,应该让他们多发挥想象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各种活动,如“我是大英雄”“心灵手巧”“我的小小绿荫”等,喻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法律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懂得互助、有理想和目标的人。志愿者们还准备了绘画工具,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未来。此外,志愿者们设计了折纸课,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折纸教学负责人赵琛说:“我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拓展孩子们的思维,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支教老师们还将感恩带进了支教课堂,让学生们理解家长为自己成长而付出的艰辛,学会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爱国品质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今年8月1日,在建军89周年之际,支教团在开学第一课上,带领孩子们一同了解我国军队的发展历程,缅怀先烈,共唱军歌,从小培养他们爱国拥军的优秀品质。

  日常生活篇

  在一周的时间里,支教团成员不断探索支教模式,丰富支教内容。支教团制定了每天晚上开例会的制度,总结当天的经验教训,布置今后的工作,讨论处理各项问题,开展成员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每天的会议都由团队成员轮流记录。此外,每个成员坚持每天书写日记,记录一天的工作,为后续工作留下最原始的资料。在团队成员分工方面,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班分别设有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负责班级各项工作。同时每一项子活动都由相应活动负责人策划、执行、总结,其他成员配合完成,大大锻炼了团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集体凝聚力。支教活动也锻炼支教团成员生活能力:支教条件相对简陋,志愿者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分工合作,买菜做饭。总体来说支教团成员从各个方面实践着能学习、能吃苦、能合作的团队精神,践行着“诚朴勇毅”的西农传统。

  思想感悟篇

  团队成员在经历一周的支教活动后都发出了最真切的感悟,总结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副队长孔冠群认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早已数见不鲜,师资等各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仍需努力。”康路路被孩子们的乖巧懂事所感动,她说到:“他们真的很乖,我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还跑过来向我们告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于文哲说,“这里的家长也令人倾佩,不管刮风下雨,坚持将孩子送过来读书。”队长赵琛总结道:“无论是家长殷切的期盼,还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都深深鼓舞了我们,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一周的实践时间里,支教团共形成新闻稿5000余字,活动总结5000字,成员支教日记1万4千字,成员支教感想近1万字。不仅大大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各项能力,也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文字材料。教育是长久的问题,接下来支教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xxxx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鼓励广大学生:“大学之大,不仅要有大师、大楼、大治,更要有大爱之心。”“xxxx”支教团愿始终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结合专业特色与自身能力,积极开展各项支教活动,为xxxx小学的孩子们打开学习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