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初中部教科室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三、关于教研

  校本教研是教师平时工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平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教科室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

  1、我们通过平时的教研活动逐步实施“五个一”工程:①上好一堂课。②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③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④读书不少于一万字。⑤写一篇教育日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带头做到,逐步推广乃至全体教师。其他教师先从①④两项做起,并逐步增多乃至条条落实。

  2、在教研活动真努力去实现“四有教研活动”①用问题驱动学习——有主题。②用差异推动进取——有目标。③用理念突破经验——有方法。④用共识导向深入——有积淀。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前,教科室在开学初召开了初中部全体备课组长会议,明确了①备课组制度,②备课组学期目标,③赛课任务。过程中,每月一次例会,了解各个学科进度,明确每个月的具体任务,了解各个备课组可能存在的问题。把教师所关注的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制定有个体差异的目标,分层开展教研活动,使得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成为资源。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引进一些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认真对教研活动中问题的共识、分歧或建议进行梳理,并形成文字,积累宝贵的经验。

  3、加强教学督导与教学业务检查:

  (1)本学期督导重点为继续抓好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原则。

  本学期,教科室将督导听课分派到各个年级组,开展教学督导。

  1、对新加盟圣泉的教师进行了督导听课。

  2、对七、八、九分别督导一次,每人次听两节。

  3、对学科暂时落后的教师进行听课。

  4、积极配合各年级行政领导对各个年级组暂时落后教师的督导听课。

  教科室根据听课反馈情况进行了记录和存档。

  (2)教科室对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读书(反思)笔记,教学案例进行检查,我们每月检查一次,对存在问题教师,要求其及时整改。备课笔记要求规范撰写,听课笔记按要求逐项填写,缺一项都视为不合格,教师每人每周听1至2节课。读书(反思)笔记,每月一篇。

  4、规范赛课程序,提高赛课质量,打造有效课堂。

  赛课的目的,是以赛代培,以赛促练。赛课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下学期各学科完成了半决赛、决赛、擂台赛,并上好“汇报课”与“展示课”。

  本学期课堂教学竞赛,我们精心选派评委;语、数、外由组内教师互评,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成绩;其他学科,备课组调换评分。决赛、擂台赛教研组指派评委,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明晰、走向科学、走向开放、走向精致、走向睿智,从而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

  在XX——XX学年度我校课堂教学大赛中,语文组赛课94节,数学组赛课96节、英语组赛课112节、政治组赛课37节、历史组赛课11节、地理组赛课25节、生物组赛课15节、物理组赛课39节、化学组赛课34节、音体美信组赛课12节。赛课中语文组: 刘严、刘艳、张庆、龙运运、赵小蕾、张辰轲、王长娟、陈荣忠、解晓宇、张莉、叶会平、缪杰;数学组: 黄月、邓建、刘卫星、徐殿红、秦艳、韩琼、年磊;英语组: 沈国文、范红梅、郭晓娟;政治组: 张雅、马先品、徐红、孙萍萍;历史组: 王梅、刘华军、鲁大龙、潘丽;地理组:胡安、朱晓庆;生物组:李平、黄磊;化学组:孔凡勇;物理组:秦明明、代芳艳、何云、陶春晓;体育组:刘应德、王朝阳等老师分别在擂台赛中获得优秀名次。

  其中,语文组王会、缪杰、张庆分别获第一、二、三名,数学组决赛黄月、秦艳、刘卫获得分别获一、二、三名,英语组沈国文、郭晓娟、范红梅分别获第一、二、三名,政治组孙萍萍、马先品分别获第一、二名,地理组决赛朱晓庆、胡安分别获第一、二名,物理组陶春晓、秦明明分别获第一、二名。

  另外,在XX—XX年我校教研论文获奖卓然,在合肥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合肥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轩家梅、杨华美两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张效良、刘广东、马先品分别获得三等。在XX年由肥东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肥东县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蔡敏、王祝两位老师分别获得一等奖。体育组舒皓洁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县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大赛,取得了一等奖,并代表肥东县参加合肥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好名次。初中部篮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县中学生篮球赛,以全胜战绩获得冠军。

  在指导学生方面,七年级语文组指导学生准备参加县“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七(3)班姚宇航,七年级(39)陈薇薇获得一等奖,八(16)陆芳芳获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县“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中,七年级(24)班许建生获得一等奖的好名次。

  不足与反思

  在本学年,教科室未能够很好的深入到各个备课组,这是我们工作上未能做好的重要工作,在下学期,教科室将认真反思,做好具体安排,深入到各个备课组,具体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