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华】说课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一)从预习入手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一种成功教学经验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是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以后不懂的内容。”这正是建立在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基础之上的。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生字词较简单。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不是难点。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标好小节号,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前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课堂上我就以检查预习为主,无需在这些相关问题上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了。

  (二)抓重点品悟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特色。观其人,听其言。钱学森的两段话是全文的关键句。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两段话,通过研读人物语言让学生感悟到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怀,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在出示这两段话后,我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思考——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体会——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诵读——感情朗读,读出钱学森此时的心声,读出他对祖国满腔的爱;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还不能进入文本情境时,可层层铺垫,慢慢蓄势,比如在学习钱学森所说的第一段话时:“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时,我先让学生读出钱学森的爱国之情,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通过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想象当时中美生活、待遇、科研条件的差异,让学生对比感知钱学森当时所处环境的优越与回国后处境艰难,并通过教师的引读,从而激起学生对钱学森发自内心的敬佩,真切体会钱学森的那颗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

  在教学另一句钱学森所说的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句话的理解,我同样也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谈体会,在这里还设计了一个想象练习:如果你是那位留学生,你是否支持钱学森的决定,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旨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当然这个环节,学生的回答还远没有我想象中的深刻。

  在此基础上,反复的引导学生品读钱学森说的话,利用歌曲升华,人物的形象就凸现于眼前。

  因为,今年我刚教六年级,一时角色难以转换,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把握还有许多不足,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我的说课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从本课的历史线索来看,它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本课的教学既能促使学生对完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的巩固,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因(战后形成的各种暂时的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课的事件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归纳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等内容。2、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图片和其他材料,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其次通过对比讨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的理解认识,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通过牺牲战败国(德国)和弱国(中国)的利益的条约,所以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不可能起到真正的维护和实现世界和平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只有国家的真正强大才能让我们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过程

  教法和学法设计:教法:在教学中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可使用大量的时代图片、名言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学法: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根据以上的教法我制定了符合学生的本课学案。在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在学案的设计中从始至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其中的引导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部分:设计以福煦车厢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迅速引入本课的背景一战。对于课前复习的第二课苏联的工业化成就,与本课毫无关系。所以显得衔接上有点生硬。自主学习我设计了填空题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合作学习部分: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一些历史图片帮助学生完成对本课历史知识的掌握。

  课堂小结部分:我以简明的知识结构图完成对本课的小结,学生可以通过此知识结构图加强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教学反思:1、本课知识点较多、人物、国家关系复杂,我在授课中没有把握好时间,加之多媒体反应慢,导致课堂前松后紧,以至于拖堂。2、可能由于听课的缘故,学生紧张所以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