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链接新课标

  本教案按新课标中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的要求编写。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

  本节课的主题是“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这一主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设计了谈谈“我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 他人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两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此 基础上阐述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并通过对《有的人》这首诗的分析,体会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和怎样使生命价值得以提升,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三、本教案的特色和风格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选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从强烈的对比中获得感受; 通过“生命箴言的制作”使教学目标 得到内化。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 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 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能力目标] 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与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春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因为这是提升生命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难点:提升生命的价值。理由: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的差异性,对初中生的影响较大。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 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故事讲述法、比较法。

  教具 多媒体设备、心形卡片。

七、整体板书或课件流程设计

  欢乐和幸福

  不轻言放弃生命

  勇敢面对自身生命的困境

  帮助他人脱离生命的困境

  认识生命的价值

  提升生命

  尊重生命

  我给他人带来

  他人给我带来

  每个人的生命

  都是有价值的

  肯定生命

八、课时 1课时。

九、具体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教师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出观点。)

新课教学

  教师 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多媒体展示:新生婴儿的啼哭、父母的笑脸和长辈们慈爱的微笑、邻居赞许的目光。)

  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父母因找不到你而着急的事?

  (让学生回忆童年趣事,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能够为他 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教师 同学们,在我们看到自身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快乐和幸福时,你是否体会到他人 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呢?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我的生活会……如果朋友不在身边,我们 的生活会……如果没有医生呵护我们的健康,我的生活会……如果没有农民种田,我们的生 活会……如果没有……)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他人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

  教师 既然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呢?让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两个故事。(媒体展示)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 说教材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叙事的,全文共11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我”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水里,使“我”懂得“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启示,这一启示让我受益终生。很明显,这是一篇适合对学生们进行社会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二、 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日渐提高,能初步的把握

  的主要内容,也初步养成与他人进行交流阅读感受的习惯。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度,制定了一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捕捞、操纵、沮丧、诱惑、皎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感悟从钓鱼中获得的启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从钓鱼中获得的启示。

三、 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们、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

  点是培养学生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朗读感受情境,让学生们入境动情。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们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们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们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们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

  在学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们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四、 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以及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所谓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上课前,我会这样提问:同学,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终生的启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一起去认识认识这位小男孩,学习学习这钓鱼的启示。出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用这这样子的方式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们旺盛的求知欲,接着再引导学生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上面创设情境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已经对本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所以我很自然的安排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并且有两个目标:本课的生字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年级的字词教学并非可以悬空,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有所体现。我采用的是读——讲——读——默的方式,先指明学生们读,再让个别同学讲一讲难写的或者难度的字,再全班读一读,然后把难写的字在边上写一写,默一默,或者在书本上圈出来。对于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问题,相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中,大部分学生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

3、 细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第三部分,更多的是品读课文,但是如何切入也是一个难题。我想,让学生们找出钓鱼的启示并不难,但是要让学生们理解钓鱼的启示却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我再次让学生们浏览课文,找出钓鱼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得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了这句话后,请学生们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呀。

  道德、是、非、难这些和钓鱼有什么关系呢?我请学生们认真朗读课文三到九自然段,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不难发现,“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接着是急切,然后是难过和委屈,最后是不舍。

  在这里我紧紧抓住两个点进行研读。

  第一个是我“得意“的句子,也就是第三自然中描写鱼非常大非常漂亮的句子。我要求学生们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们感同深受,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不舍这条鱼。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增强语感,使学生们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第二个点是“不容争辩”。我会分二个步骤丰富这个词语。

  第一,紧紧抓住“盯”这个词,理解父亲在不容争辩态度产生前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们明白父亲也是经过一番挣扎才决定放走这条鱼的。二是让学生们懂得,面对父亲要我放走这条鱼时,我的心情的变化过程,从得意,急切,再到难受委屈,最后到不舍。

  这部分有大量细微的心理描写,让学生们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体会道德实践中的难。

4、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用自己的行为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我会适时引导学生们: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你也会遇到像文中所说的大鲈鱼,这个时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我相机出示各种情景,如在商场里营业员多找了你钱,在路上你检到喜欢的玩具,老师多给了你分数,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们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交流后,从而明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社会道德人,此时,课文的重难点就得以突破了。联系学生们的实际,这样就能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们的人生。我趁势进行总结:同学们,正确面对每一件小事吧,拒绝诱惑,面对道德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样你的人生必将走向成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精选说课稿初中4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初中3篇

2.【精选】说课稿初中4篇

3.精选说课稿初中3篇

4.精选说课稿初中9篇

5.精选说课稿初中3篇

6.初中语文《狼》说课稿(精选3篇)

7.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

8.初中美术说课稿精选的内容

9.初中物理的说课稿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