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督察人生演讲稿(2)

时间:2021-08-31

  篇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青春”,是多么美妙的字眼,然而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是美丽的青春,只有拼搏的青春才是有意义的青春。

  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平凡,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太高的学历,也没有炫耀的资本。很荣幸,在毕业前夕能够加入到国土资源系统中来,从实习,到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刚上班的新鲜陌生,到现在的遇事不慌,我体会到了一个道理:做事即做人,无论从事的岗位是否平凡,只要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以积极端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对待工作,我们既要敬业,又要专业。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岗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业,是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的保障,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不管多么强大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都略显苍白,这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学习中,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结果、有执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个负责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

  作为负责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要做到上传下达,执行力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工作在我这里脱节,就会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除了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面对许多繁琐的事情,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更好的服务于每一位同事,让他们顺利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因此,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之中,做到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明天比今天更出色!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分局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建设用地预审、审批还是地籍资料组件上报,每一天,我们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更多时候,因为工作自身的性质或者是大意而留下的瑕疵,同一项工作会反反复复的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我们从未认为工作枯燥乏味而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我们看到的是全局,是整个未来的发展,即使再繁琐的工作,我们也会认真对待,把握细节,因为细节是全局的精髓。

  细节是一种工作态度,不管什么事,忽略了细节,都会给团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失。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看重全局,也更注重细节!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窗口性的服务工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2013年,我们10个亿的土地出让金收益看似比去年少了一半,但实际工作量却翻了不止一翻,除去建设用地,来自其他业务口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好比我们的征迁工作,经常会遇到大片土地整理完成,只剩个别的住户未动迁,这时我们的重点任务就是立即行动,速度第一,速战速决地将剩下的户数动迁完。在天北新区核心区拆迁集中攻坚的紧张时期,同事们连续3天蹲守在拆迁户家做工作,与拆迁户交心,为群众着想,最终顺利签下了5个久攻不下的“钉子户”,确保了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提供的结果,不要借口。

  面对困难的工作中出现不良情绪、逃避逃避责任的想法,要加以克服,意识到这是一种痛,而只有经历这种痛,才能背负起责任,使我们强大,使我们成功。

  “温水煮青蛙”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有很强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将压力转换成前进的动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意识到,光靠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协调团队之间的关系,是一切事业顺利推进的基础。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的命运与团队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团队兴亡,我的责任”,团队才能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变得更加强大。

  在2012年工作的中,我们锁定了师下达给管委会的目标任务,完成土地收益20亿元。面对工作目标,我们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立即行动起来,拟定实施计划和动作方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去落实,确定了每星期召开土地收益20亿元工作协调会,在会议上将项目地块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存在问题一并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向七师和新区提供了满意的结果。

  生命的辉煌,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我们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是我们的心都是不平凡的,我们为之奋斗的青春更是不平凡的!让我们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辉煌的明天,是我们每个人努力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不平凡的力量,创造非凡的未来!

  责任续写激情 信念点亮青春

  我一直相信,从土地督察机构选择我们那一天起,我们的个人命运就注定与全新的土地督察制度紧密相连。三年前,当我幸运地成为土地督察机构第一批招考的公务员时,我和大家一样,内心都对这个崭新的机构充满感恩,都对这项朝阳制度满怀期待。感恩,是因为那场公正的考试给了我们立足社会的一个起点;期待,是因为我们将伴随土地督察这项年轻的事业共同成长。

  带着初任培训班上对土地督察制度的粗浅认识,揣着督察队伍第一批年轻人的自豪,我们迈向了自己的新生活。如果说“严、明、勤、廉”最初只是我对督察工作概念化的认识,那么经历了三年的工作实践,我终于体味到这四个字背后蕴涵的责任、重托、约束和奉献。如果说当时曾经醉心于“国务院派驻机构”的炫目光环,三年的冷暖甘苦已使我逐渐读懂,“国家”二字,永远只意味着肩负使命的神圣和庄严。

  三年的奠基之路,我们经受了意志、体能、个人、家庭的重重考验。从9支小分队开始,后勤事务千头万绪,业务建设从零起步,对外要打出声威赢得认可,对内要建章立制总结规范。人人都要身兼数职,天天都是快马加鞭。

  面对高强度的密集工作,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也曾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经年累月远离家人,维系亲情的只是一串熟悉的号码,“对不起”就是我们对亲人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一边是外人很多的误解,以为我们位高权重养尊处优,一边是内心的种种纠结,算不上丰厚的薪水难以应付生活成本的上涨。最初的激情渐渐平复,生活还原了很多现实的困境和无奈。有时候确实会想,舍弃了安稳的生活和温暖的亲情,这样的牺牲究竟值不值得?其实现实也一直在追问我们,为什么要来督察局?是为了获得一份养家糊口的体面工作,还是为了心中潜存的一份勇敢担当的社会责任?

  一次例行督察中,我们发现当地政府居然以一块钱一亩地的优惠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一亩地一块钱,这足见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冲动和对牺牲土地资源的漠视,足见耕地保护的政策怎样被发展的“硬道理”肆意挑战!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我深知在这块生态脆弱的地区,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的片面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这一块钱一亩地的事实让我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会是怎样的艰难复杂!要站在国家民族的全局视角,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方向,帮助地方转变沿袭多年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做科学发展观的布道者,甚至殉道者。作为一个西北人,我更应该承担一份特殊的责任。

  黄埔军校的校训写到“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土地督察事业,代表的同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厚重的使命决定了,在个人得失和履行职责之间,我们必须郑重地作出选择。

  我相信我们当中很多人都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矛盾时,困惑时,我总能从这支优秀的团队中得到巨大的感召力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时常展现出立体的督察工作全景回放,比任何一部3d影片都要真实都要鲜活。百日行动中在西北6个省级机构的初次亮相;双保工程中敢于碰硬打响西北督察第一枪;例行督察中十几位同志辗转各地连续作战;11月的冰天雪地里督察女兵在崎岖山路上定格的身影;百村千户调研时,窑洞门前淳朴农民对我们这些“中央干部”的殷殷期望……一项项任务圆满完成的背后,也有无数次涌上心头的苦涩思念,也有远离熟悉环境的孤单寂寞,也有放弃安逸生活的偶尔失落,也有梦想遭遇现实的彷徨困惑。

  但也正是这个团结的集体,在创业时期不分级别同吃同住,形成“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这个战斗的集体,在复杂环境里开疆拓土,锻造了 “敢于亮剑”的硬朗作风;这个青春的团队,视廉洁为生命,以敬业奉献铸造了土地督察这块闪亮的金字招牌;这支精英的团队,在“为国督察、不辱使命”的共同信念里提纯出团结和谐、督察一家亲的人文情怀。就是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督察人,每年平均6个月在西北广袤的高寒高海拔区域辗转奔波,一次次顶烈日冒风雪地外业核查,一次次不眠不休地反复核对再三讨论;就是这些平凡普通的督察人,在“逢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承诺里,彰显西北督察铁军克难攻坚甘于奉献的壮美魂魄!

  督察机构披荆斩棘的征程里,我们用无声地奉献表达对这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我们用不为人知的牺牲捍卫这支队伍的尊严和荣耀。面对困难,我们从未退缩,担当重任,我们永不懈怠。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的历程,就是我们与土地督察机构共同的一部青春日记,我们将用责任和信念,为凝结我们青春色彩的督察事业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