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实用】教育演讲稿集合九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演讲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演讲稿 篇1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平时,在我的身边,无论是精神世界中,还是现实生活里,都一直少不了一线教师的身影。教师节则更不例外。

  教师节,是社会各界对教师给予特别关注、特别尊重的一天。对于我们教师自己而言,这个节日,应该是在喜悦平静中反思自省的一天。

  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的实验,这些年来,一线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之中的飞速成长,已经不再是神话,而是一个又一个在我们身边涌现的佳话。

  在我们的节日里,我们应该自省:为什么还有一些老师,也许还包括我们自己,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在教师这个职业之中,绽放出生命本身应该具有的光芒?

  前些天,我刚刚参加过一次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这个会议上,我聆听了许多医学界的专家,对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展开讨论。

  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教授,就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樊教授特别重视阅读、写作和讲演,主张医生应该通过阅读吸收正能量,通过写作储存正能量,通过演讲释放和传播正能量,他自己已经出版90多本著作,大部分是个人专著,在国际上发表论文700余篇,为医学同仁的157本写过序言。

  比如,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先生,则更是以《人文精神是医学之魂》发言直抒胸臆,讲医生应具备的医德与人文主义情怀:“今之名医,需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义。”他刚刚在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上获得了“国之大医”的殊荣。

  那一天,我非常感慨。因为常常有人说,医生治疗身体,教师治疗心灵。事实上,现代科学早就证实了身和心紧密相连。一个孱弱的身体很难拥有一副强大的精神,而积极的精神状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体能。所以,医生和教师,其实都是针对人的职业,是职业上的殊途同归。

  就像赵平先生提出的那样,医生要重视的是生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生病。因为,尽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世界上仍然有许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如癌症的治愈率只有不到40%。只有把人作为中心,而不是把病作为中心,才能真正地让人性的光芒照耀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让患者幸福安宁。

  医生是如此,教师更是如此。只有我们把人作为中心,而不是把分数、考试作为中心时,我们才会真正地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最好的教师,也就绽放出了自身最美丽的光芒。

  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让教师呈现出我们期待的教育之中的人文精神呢?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法,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最好的教师呢?

  对此,新教育实验早就提出了“职业认同”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发展”的模式。这两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足够的职业认同,不可能有真正深入的三专发展,因为内在缺少足够的动力,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与此同时,缺少真正的专业发展,再多的职业认同也只是浮在表面,无力在行动中落实。

  在医学人文大会上,我曾经想过一个对我们教师来说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学过医学的人不可能拿起手术刀上手术台,而没有学过教育学的人可以毫不胆怯地走上讲台呢?这说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仍然很有漫长的道路。但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师,一定是在这条道路上长期修炼过的,一定是像仁医那样有着高明的专业水平的。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人们的幸福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最大的问题就因为人更容易被物质蒙蔽,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丰盈。我们希望,以教师的专业重振人文精神,就是希望能够让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有着生命和人性的温度,从而能够真正服务于人,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以人为本的时代早已到来,用人性的光芒照亮我们教育的前路,用“三专”的方法推动我们专业的精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无论我们保持怎样的姿态,最终都必将拥抱这个时代。

  期待我们的新教育同仁和更多的一线老师,能够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调整自己,充盈自己,能够真正以人文精神审视教育,审视自己的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在教育生活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创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普法工作的重大意义。我演讲的题目是:“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的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我想通过这么一说,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来就应该要学法了。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讲道理,如果我们人人不讲理,那我们的国家将是怎样一副场面,这个国家怎能还称其为一个国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的法律素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好好学习它,还要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遵纪守法,维护自身的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朝着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方向在努力。国家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并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于执法机关,普法的意义则在于能促使执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职能,惩治违法犯罪份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来,我们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有很多原来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逐渐接受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并自觉自愿地运用法律。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并且从事着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我没有什么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传教育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总结其中的一条经验,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应该会有很多人同意我的这个看法吧?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积累成山。别看这“学法用法,从我做起”,说着容易,可要真正做到,还是得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觉悟的。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质修养的体现,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做了一个好公民,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规章制度。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学法用法,遵守法律,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大家都来学法用法,大家都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有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违法犯罪活动就会大大减少,人民群众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逐步成为健康、文明、法治的国家,这不正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吗?

  孩子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请记住“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