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活着大学生演讲稿(3)

时间:2021-08-31

  所谓“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而后天进入家庭的亲情关系。过去所讲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六亲(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父母和岳父母、叔伯姑舅姨、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儿女和侄亲、内亲)”关系中,“妻族”也是后天新建立的亲族关系。那么,维持这层关系的根本,则是夫妻关系的和顺。在家里,夫为阳、为钢(纲)、为主;妻为阴、为柔(目)、为从。一般而言,养儿育女、洗衣做饭、日常家务,以妻子为中心,家内事务由妻子主持,所以说“女人是男人的心”,“女人就是家”。创造财富、买房修屋、教化子女,以丈夫为主,外部事物由丈夫主持,所以说“男人是女人的胆”“男人就是业”。丈夫体贴妻子,妻子忠诚丈夫,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夫妻有情”嘛!这个关系如果处翻了,夫妻关系就要出问题了。说到这里,我要给孔老夫子喊喊冤了,老夫子曾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却遭到了几十年的批判,说孔老夫子“侮辱女人”。其实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在片面地理解圣人的话。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理解接受圣人的观点。孔圣人的观点是,“作为女人,应该充分发挥其阴柔醇厚的本性,做好丈夫的参谋和助手,不可‘越位’去替代丈夫处理外部事物”。就像是今天的企业团队,“总经理”是企业的直接管理执行者,不能越位去操持“董事长”应该做主的事情。女子无才如何持家?总经理无才如何管理企业?圣人所讲的“才”,是越位的“才”,而不是才华的“才”。如果你是“董事长”,你愿意让你的“总经理”权力越位吗?所以,作为妻子的女人,不论其才华有多大,在社会上的能力有多强,在家里应该恪守女人的本性,这样才会维系好家庭的和睦,否则夫妻关系必定生变,夫妻关系的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幸福。而今天,受“莎士比亚烂漫爱情观”影响的青年男女,用浪漫的爱情作为建立家庭的基础,生活在戏剧或者小说里。经不起真实生活的磨难,也承担不起对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更难以原谅、理解、包容夫妻对方的短处,所以,也就出现了大量的离婚现象,造成家庭破裂,给家庭、家族和社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曾在讲座中,把一个家庭类比成一颗果树。父母老人如树根,男女夫妻像树干、兄弟姐妹似树枝、儿女孩子是花果。孝养父母如给树根浇水施肥,整棵树才会茂盛;夫妻树干要有很大的力量委屈自己去支撑着整棵大树;兄弟姐妹情系着朵朵粒粒的花果;花果吸允着整棵树的亲情养份而快乐成长。你说,如果夫妻这根树干没了,那么,家庭

  这棵树的树根、树枝、花果会是什么结果呢?不过,今天的科学已经能够嫁接树木了,也就是说今天的家庭也能够“嫁接”了。无论嫁接再好的树木,外表可能好看,可接出来的“花果”必定不是“原味”,单亲或者重组家庭中的老人和孩子,精神并不一定快乐,家庭也不一定和谐。这就叫“夫妻有别”啊!

  所谓“朋友”关系,也是后天建立的“友情”社会关系。因缘份而相识、相交,“情投意合”而结为知己,无话不谈,甚至这种“友情”超越亲兄弟之间的“亲情”。这种关系的维系,靠的是“真诚”,“诚则有信”啊!为什么古人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同学、战友、同事、同僚、合作者,乃至于我们朝夕相处的社会大众,都可能成为“知己朋友”。朋友之间,能够相互取得彼此的信任,就是因为彼此相处的真诚,才会取得彼此的信任。“诚”则有“信”啊!如果对待朋友,没有了真诚、坦诚的态度,那么,这个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会遭到朋友的疏远。这就叫“朋友有信”。

  所谓“君臣”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工作中所处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服从关系,怎么去领导别人,或者怎么去服从领导,这种规律和原则我们必须明白。如果不明白这种规律原则,就会使团队中的关系一塌糊涂,甚至是一盘散沙。那么,做领导的,尊重、关爱了属下,属下就会对领导真诚、尽忠。一个团队的存在,就必定会有上下级之分,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区别。领导者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领导者应该用什么去吸引、凝聚大家呢?不一定需要领导者的某一方面专业才华横溢,只要有受人崇拜的好德行、受人敬仰的魅力,就足以领导大家了。“君仁”才会“臣忠”啊!朋友们,如果你将来做了老板,当了领导者,你应该怎么做呀?今天的时代,就是考验领导者的时代。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财利”而生存,又以拥有多少“财利”而衡量人的生存价值,所以,今天做领导的也自然会用某种手段驱赶属下去给自己“敛财”。属下所敛到多的“财利”与领导比例分成而已。这样就是“领导与属下是利益关系”。为了“财利”,领导可以不讲究自己的德行,也可以不讲究自己的魅力,只需要用“财利”吸引属下,用势力控制属下就可以了。不过,这种建立在“财利”基础上的领导与属下的关系,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关系,“财利”之争,最终会因“财利”而相互争夺,反目成仇。今天的企业管理,大部分企业领导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属下员工的跳槽、背叛。为什么呢?这也正如《孟子》所讲:“敬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1“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以上我们所探讨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和规律。总而言之,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以来所铸就的人生价值观念,就是“为别人活着”。正如《孟子》所讲:“乐人(民)之乐者,人(民)亦乐其乐;忧人(民)之忧者,人(民)亦忧其忧。”明白了这些人伦规律,把握与人相处的原则,那么,不论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与人相处得就会开心愉快。否则就会与人相处得紧张痛苦。

  任何时候社会的构成离不开“政治、文化、经济”。“政治”主导社会的一切。政治的稳定,决定着工、农、商、科技的发展,政治是社会稳定与混乱的根源,《中庸》中讲:“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 ”古往今来,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历史的主流。“德高望重”的当权者,会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主宰国家的时间会长一些,能有几百年,如《中庸》中讲:“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德寡昏庸”的统治者,就会被取而代之,主宰国家的时间会短一些,可能会有几年或者几十年,如《孟子》中讲:“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的天下者,未之有也”。“文化”制约着政治,先进积极的思想文化,将会促成光明的社会政治;消极贪婪的思想文化,也将会促成污浊的社会政治。譬如,一家人,怀着为了家庭其他成员幸福的态度,而参与家庭财富创造生活,那么,家庭就会亲情浓厚,快乐和谐;如果一家人,是怀着为了个人拥有财富享受的态度,而参与家庭财富创造,那么,家庭就会因此亲情破裂,众叛亲离。所以,《礼记》中讲:“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物质保障。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富足安定的生活,就来自于工、农、商等不同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健康的经济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也同样会给社会造成混乱。一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收入,如果不是健康的,就会导致家庭矛盾的激化,甚至还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大学》中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乱世造英雄,盛世出英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状态,将会成就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社会环境就如不同的天气变化一样。下雨的天气,会成就卖雨伞的;高温天气,会成就卖空调的;盛夏季节,会成就卖裙子汗衫的;寒冬季节,会成就卖大衣皮靴的。关键要我们会“看云识天气”,要在什么样的天气中,去应对不同的生活,适应不同的生活。下雨的天气,不带雨伞,就会被雨淋;盛夏高温天气,穿着棉衣大皮靴,不就成了傻子?!不过,无论在什么样的天气中,我们都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健康的生活,如《孟子》所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论在什么环境生活中,我们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则,人的“尊严”和“气节”不能失去。一旦失去了尊严气节,就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本性。所以,无论我们生存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中庸》中所讲:“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应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是说“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不能做那些既损害别人,又伤害自己的事情。今天我们常说某人,“那人修养太差了”“那人素质太低了”。那些人素质低到哪里了?修养差到哪里了?就是那些人的举止言谈,相对于圣人的教诲标准,没有达到相应的意识境界,“公共道德”观念不够而已。就我们在座的诸位,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念、素质修养,达到圣人的教诲标准了吗?我们只不过是在“五十歩笑一百步”罢了。所以,我认为,就我们在座的所有年轻朋友,目前都会有一个愿望:当我走进社会生活中的时候,“我一定要做一个人人尊敬,才华出众,事业有成的人”。那么,怎样做才会实现我们的愿望呢?我们下一次再接着探讨“如何修身”。

  谢谢大家!

【为谁活着大学生演讲稿】相关文章:

1.为谁活着感悟随笔

2.走向幸福为谁活着作文

3.活着演讲稿

4.关于活着的演讲稿

5.《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心得

6.你在为谁工作优秀演讲稿

7.我为谁而学演讲稿范文

8.《活着》读后感:为活着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