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2)

时间:2021-08-31

文明演讲稿 篇4

  三年前,公安部将XX年12月2日确定为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出行倡议书。今年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对于推进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升级”。交通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行车、走路,不但直接反映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还能集中体现一个城市、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交通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所以,文明出行,极为重要。

  德国是一个汽车大国,路上车流不息,但是几乎见不到交通警察,所有的交通都由信号灯及路牌来指示,交通事故的比例并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参与者大都能遵守规定且能够做到相互礼让。

  交通安全,来自于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构建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最重要的是让文明出行意识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文明出行其实并不是难事,开车穿行在公路或步行在街头,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做到,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负责。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这样,文明出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交通安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交通安全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的生命财产就会越有保障。

  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引导市民崇尚文明交通,遵守交通法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违法交通法规为耻的氛围,既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要对他人的安全负责,加大对交通陋习的曝光力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每一个人都是文明交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只要人人都能自觉做到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就一定能创建出安全、畅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环境。

  文明交通,走出安全,走出尊重,走出和谐。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做文明交通的楷模,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让“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识扎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这样,就一定能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和谐的“平安大道”。

文明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话题是“文明造就精彩,争做文明友善的好学生”。

  文明它没有万丈光芒,也没有富丽堂皇,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难以驾驭的标志。你的心里有了文明,就好像两袖清风,一品白衫,做到了文质彬彬,不让人觉得百般讨厌。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整天嘴里装满了污言秽语,同学之间如二虎相斗一般不容对方,其实,我们应该怀揣着一颗礼让的心,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一段令人值得深思的话: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知道当我们走出这个校门的时候,就不仅是自己了,而是代表整座学校。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所以,如果你想作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首先就要做到文明。

  记得一段感人的故事:列宁同志下楼的时候,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中的根基,是我们健康生活的臂膀。你不用把文明想得太大,其实它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句友好的话语,一个及时的帮助,一个友善的安慰,都是文明的写照,礼貌的缩影。它薄如蝉翼,却重如泰山!我们有没有想过,当自己破口骂人的时候,骂尽了自己的尊严和一身的清洁;当你随意吐痰的时候,吐走的是自己的风度;当我们肆意打架的时候,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和良知。当我们说谎造谣的时候,当我们欺凌弱小的时候,我们都失去了宝贵的文明。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你失去了文明,就不足以被这个精彩的世界容纳。我们应该要知道,文明才能造就精彩!没了文明,你的人生满是黯淡。当你满口袋的金钱在那闪闪发光的时候,却肆意地让纸团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沉重地坠在地上时,你的人格已经腐朽,因为你没有文明!没有文明,等于失去了人性纯洁的灵魂。你是否迷失过自己,困在了茫茫的荒野,默默哭泣。这时,你的挚友请你进入他温暖的港湾,你是否有动情过,你是否有真诚的道谢,你是否感觉到了文明的温暖,领悟了文明的真谛。

  中华几千年,世世代代用文明来交流。如今,我们也应该用真情做画笔,用文明谱写我们火红的乐章,绘制出属于我们的精彩,做一个文明友善的好学生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6

  朋友,你是否因为花儿的清香怡人而曾经把它从枝头摘下?你是否曾经因为草儿的娇柔嫩绿而把它踩在脚下?你是否曾经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而把垃圾随意丢弃呢?你是否想过,当你享受这些自己所谓的快乐与便捷时,文明正在离你远去。

  我不知道文明是怎样萌芽的,但我知道茹毛饮血的远古年代,原始人类就已经懂得了一起狩猎,也一起分享食物。我知道他们是原始的,但他们又是文明的。

  我不知道文明是怎样成长的,但当我看见有人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用脏话骂人,甚至有人赌博打架时,我知道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我不知道文明是不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但当我听见下面的故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感到的是惭愧。

  在国外某景点,工作人员在路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用显目的汉字写着“请勿随地吐痰”六个大字。他们为什么不使用其他语言或者用世界通用的英语呢?工作人员这样写的目的好像是为了特别提醒:“中国游客”勿随地吐痰。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然而这又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中国人”在别国人眼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

  在有的小区门口、街道旁边等地方,几乎所有人都见过不知道是谁为了防止人们乱扔垃圾而竖的牌子:有的写着“此处禁止倒垃圾!”、有的写着“此处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XXX元!”、有的写着“在此处倒垃圾的人……”(省略了诅咒人、骂人的丑话或脏话)。

  通常情况下,第一类和第二类警示牌起的作用不太大,倒是第三类牌子常常立竿见影会起一些作用,可是好景一般也不会很长。乱扔垃圾本来是不文明的行为,可偏偏文明的警示牌不起什么作用,而不文明的警示牌相反还会多多少少起到一些作用。这乱扔的垃圾和这些警示牌,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可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啊!

  如何让全世界的人真正了解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如何让我们的文明和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同行,如何让我们的文明和每一个中学生、每一个华夏子孙同行,这是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和践行的'。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争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花开了,让花儿的美丽依然留在枝头;

  草绿了,让小草的绿色依然装点大地;

  别人帮助了你,说一声“谢谢”;

  别人感谢你时,道一声“别客气”;

  激动时,在公共场合别得意忘形;

  冲动时,把脏话从自己心灵的字典里彻底抹去;

  让真,永远伴随着我们;

  让善,永远伴随着我们;

  让美,永远伴随着我们;

  让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爱己爱人爱环境的基本道德都永远伴随着我们。

  文明从学习中得来,从劳动中得来。让我们每一个中学生、每一个中国人都与文明同行吧:

  让“小悦悦” 事件成为过去;

  让“中国老太”事件成为过去;

  让“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等“最美中国人”永远美丽。

  一个善意的眼神,一脸真诚的微笑,一阵鼓励的掌声,一句诚挚的祝福,一个搀扶,一句提醒、一声问候……都是文明的体现。

  请相信: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一定能够在祖国的哺育下,养成时时处处、一言一行,都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请相信: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够做到文明着装、文明用语、文明出行。

  请相信:我们会争做新时代文明的中学生,我们一定携手前进,共同创建祖国繁荣的未来、富强的未来、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