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精华】文明演讲稿集合5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明演讲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明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我是来自六年二班的张洺语,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什么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

  提高文明素养。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

  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

  记得有一次看报纸,我对有一篇报道的印象特别深: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

  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用“谦谦君子”、“大家闺秀”、“表里如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人的心。

  希望你们一路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有我们中华学子的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文明演讲稿 篇2

  进入12月份,无论你是否赞成过圣诞节,大街小巷的橱窗上都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圣诞祝福语,在商场、在宾馆、在茶楼,各式各样的圣诞树和彩灯令人眼花缭乱;卖场的货架上,从玩具到饰品一应俱全:翻开报纸,打开电脑,有关圣诞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大脑……我们不得不承认圣诞节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在我国已牢牢地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都市的年轻人乐此不疲地在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之间穿梭,似乎洋节已成了我们节日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圣诞节,一个年轻人喜爱的节日,也许因为它欢乐的气氛。看看街头,商场门口各式各样的圣诞饰物;一颗比一颗高大的圣诞树,上面挂着五彩的铃铛,还有那五彩缤纷的小礼盒,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浪漫热闹……然而,在热闹的同时,有些人却开始忧虑了,于是郑重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认为这是一种崇洋媚外表现,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表现。

  其实,我们对年轻人追捧洋节的热情没有必要进行棒杀,而应该予以理解和宽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这种现象。

  我们知道,由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闭关自守,对西方文化不甚了解,在打开国门后,一下子对涌入的西方文化充满了新鲜感,年轻人对圣诞节的热情,其实也是追求时尚,无关民族主义。圣诞节的流行,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广泛,据了解,目前世界上80%的圣诞礼品产自中国,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加深。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参观、考察,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居住着许多的外国人,他们在中国过圣诞节,我们应给予尊重和支持。相信,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会以理性和辩证吸收的态度对待洋节。令人庆幸的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对我国传统节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我们相信,中国的传统节日一直会永葆青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势头举世瞩目,中国在全球舞台正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西方人过我国传统节日之日,才是我们中华崛起之时,作为90后的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责无旁贷!

文明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五班的陈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牵手美德”。

  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也以文明著称于世,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是现代文明的使者!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要有这种品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动上面。

  谦让”这个词对我们既陌生又熟悉。孔融是中国古代一个杰出的人物,小时候聪明好学,不仅才思敏捷,而且懂得尊老爱幼,父母非常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思源广场的图书馆借书,那天的天气特别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红领巾,却闪动在思源广场的每个角落。走近才发现,这原来是广安区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在为本校一位患白血病的同学募捐。她们身穿校服,手捧募捐箱,向过路的行人讲述患病同学的不幸,她们对捐款的好心人不停的行着队礼、鞠着弓,一遍又一遍。只见她们顾不上喝水,也无暇顾及太阳在她们稚嫩的脸上留下通红的印记,此时的她们想得最多的是,多一份募捐就能让身边的同学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刹那间,我发现美德就是通过这种平凡而细小的事传播,不由自主地我也加入了她们,广场上闪动的红领巾将小爱化大爱,将爱心接力、传递……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从市场买了好多大包小包的食品正准备进楼道大门时,忽然的一抬头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准备出门,妈妈示意我将门推开不动,让老奶奶先出去。在老奶奶与我擦肩的那一刹那,她对我微笑了。虽然只是嘴角微微扬起,但我的心好像被阳光照耀般的温暖。是啊,那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把我与老奶奶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这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做那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即使是不认识的人也会对你微笑,这是多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埃

  古人言“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当是传播美德的先锋,文明礼仪的标兵,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