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精华】读书演讲稿集合七篇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演讲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演讲稿 篇1

  关于读书,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顾炎武也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也觉得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也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去微笑面对我们的生活。

  《古文观止》,作为一本从两个爱好古文的教书先生平日相互切磋研习、为童子讲授古文的讲义到一本经历百年时间沉淀,传世不衰的文集,并不是偶然。它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集百家经典于一身,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绝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

  一本不过寥寥几百页的书,却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朝的文章222篇,而且篇篇经典,篇篇韵味十足,这不得不让我大声赞叹古文观止的伟大。

  《古文观止》教会了我很多道理。齐国佐用“请收合馀yú烬jìn,背城借一。”的话语教会了我面对羞辱,要刚强的精神;苏秦在读书困倦时用“引锥自刺其股”的行为教会了我学习,要刻苦的道理;而屈原在清白遭到玷污后,说出的那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u乎?”的千古名句更是教会了我做人就要做一个正大光明的人。

  《古文观止》在雅趣上同样给予了我不同寻常的财富。在官场上遭到挫折,愤然辞官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独立世界;年轻有为的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展现给我一个令人“遥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的传世阁楼;而惨遭贬官的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却能让人感悟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情逸致;千古大文豪苏轼笔下的赤壁更是奇绝壮绝,仿佛眼前就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亦真亦幻绚丽多彩的人间仙境。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面对无穷无尽的困难,挫折,古人亦是如此。陶渊明在辞官后,没有因政治受挫而萎靡不振,相反他则是以“园日涉以成趣”,在家欣赏美景为乐趣的方式微笑面对着生活;苏东坡被贬黄州,面对再一次贬官,苏东坡依旧能够发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样旷达与洒脱的言论,同时也告知这个世界,无论生活多凄惨,自己依旧以微笑面对。古人们用自己超然外物的胸怀向我们诠释了面对困难,我们不妨以微笑去面对。面对困难,如果能多一分洒脱,多一分旷达,多一分微笑——我们的生活或许会从此变得多姿多彩,意义非凡……

  合上这本《古文观止》,我即刻可以感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净化,人格也由此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读书的乐趣,读书,启迪我们的人生;读书,培养我们的情操;读书,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微笑地面对我们的生活……

读书演讲稿 篇2

  没读过太多的书,不过现在喜欢上了读书。

  孩童时代看过几本小人书,那时只是很有味地看看那些有点惹人爱的画面,内容全不在意,那时不会读。

  上初中高中后读了几本,都是金庸等的《倚天屠龙记》之类,不太管用,那时没读到好书。

  93年参加工作以后,开始读了几本名著,是逼着读的。因为自己教语文,课本上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之类,不看讲不好,讲不好学生会笑话。而看到其他语文教师出口成章,自然也不想让别人说“你也能教语文啊”,于是工作之中慢慢有针对性地读了点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唐诗宋词啊、《水浒》、《红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但似乎都没系统地读完,感觉有些东西太长也太过深奥,自我原谅式地只是掌握了点皮毛就渐渐作罢了。

  初为人师时的豪情那真叫高涨,一旦学生问我问题而自己回答不上来时,便立马能向书或是同事请教,自己同时也便掌握了,而由于当时总和学生能打成一片,学生便也放心大胆地问,不管课堂还是课下,倒是帮助了我,自己在学生的问询中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从教三五年之后,居然自我感觉也能从脑子里倒出点什么来了,于是偶尔便也写一点文字,居然也有在报纸上变成铅字的。但每每动笔,却总会觉得为难,发现其实所写的东西还真是很没有水平,或是凑或是“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那种,于是也间间断断地又读了一些文学类的书。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惰性慢慢地在心中滋生开来,大有看透生活随波逐流的趋势了。于是以后的三两年中,特别是结婚育子之后,生活的千头万绪加之自己对工作有点缺少热情的身心,读书与我几乎成了陌路。我仅凭着当初的一点积累“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一直从教的语文课,虽然自我感觉还深得学生喜爱,但现在想来,那是自己孩子般的个性赢得的学生的认可与尊重而已,真正给予学生的,或许只是照本宣科之类的语文知识罢了。如果在这里要我说真心话,那真是对不起学生。

  生活往往便是这样,到处充满了机遇或是挑战。近几年教育改革的如火如荼,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使我在教学上有点举步维艰了。毕竟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自己没有受过真正的高等教育,毕竟自己储存的语文知识和教育管理知识太过羞涩……而头脑当中没有这些“硬件”是行不通的,你只会被改革的潮流给冲跨。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被淘汰,除了走出去听课学会了一些东西之外,还真又读了一些与教学管理有关的书,印象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国家教育督学李希贵的《学生第二》,还有《帕夫雷什中学》、《走进学生心灵》等让我受益颇多,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能力也有了质的提高。感谢这及时的教育改革。

  真正的喜欢读书是在调到小学之后,也就是20xx年。刚来便赶上学习温总理讲话,总理的博学广识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感到了应当珍惜并利用好自己的生命,我不能用贫乏的学识误人子弟……于是认真学习了温总理的讲话:记笔记、作演讲、写感受……当一些意料之外的获奖证书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惊喜地告诉自己说:原来你还是一块材料呢。就这样给自己打着气,就这样又慢慢地与书成了朋友,感觉生命突然又充实起来,那滋味真好:与书为伴,活着不累。

  去年新教育局领导提出的“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的英明决策让我也有了更大的野心:我应该边读书边写点什么。而康成网上开辟出的教育社区,更成了放飞我梦想的舞台,于是欧阳修的“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的告白成了我践行的动力,我觉得自己是属夜猫子的了,愈是晚上愈是有精神,不是看原来钟爱的足球电视剧,而是躺在枕上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手机上下载的一些《论语》《醒世恒言》等电子书,一般是到了半夜也不困,多数时候看到好处,突然来了灵感,便走到电脑前敲一点属于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感觉很美。应该说是读书给我带来了“冲动”,也带来了收获:我写的几个小文居然有四、五篇已在作文吧首页上发表了,嘿嘿,那感觉真比吃了蜜还甜呢;而老婆的“你成了疯子了”的指责,听在心里却又是另一种更美的享受;当然,办公室里同事“老严又发表了什么”的玩笑话语,却也更给了我莫大的动力与信心。

  朱熹老师告诉我们:“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往后,我想我会越读越有劲的:为了将更多的知识传给学生,为了自己的工作更出色,也为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平庸而有滋有味……

  让读书点亮我们的人生,在工作之余多读书吧,给学生做个榜样,也给自己一个希望、一份一定会有的人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