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升初我有太多要说的话家长心得

时间:2021-08-31

  随着7月8日义务教育通知书的交出,小升初尘埃落定,小升初的硝烟逐渐散去,留在心里的是一抹飘荡的思绪,如风吹湖面荡起阵阵涟漪。回想起来,虽说也还顺利,但其中也有跌宕起伏。有信息不明时的迷茫,有门坎难迈时的失落,有等待中的焦虑,有峰回路转时的欢欣,其中的心路历程,经历者都能体味。小升初,有孩子的努力,有家长的艰辛,伴随着几多的汗水与泪水,伴随着几多的失落与欢笑。于是想把小升初过程写出来,一来对孩子小升初作一了结,二来也为论坛捧个场,如若能对后来者有一丝的参考作用,则善莫大焉。

1、实力第一,门当户对。小升初的选择,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体现出市场经济形势下关系处理的黄金原则,即实力原则。学校选择学生也好,学生选择学校也罢,都是对自身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基础上作出的决定,讲求实力对等,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较少出现拉郎配的情形。而实力的体现,在学校是几年中考的成绩,升入名高的人数,在人们心中的美誉度等,而在学生,由于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判断的标准只能是各种竞赛奖项,虽然奖项的权威性有差异(权威性在本版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顺序大致为华杯、创新、走数、新希望、奥杯等等,资优生的重要性可能会增加,明心挑战赛在江岸有重要作用),但多一个总有好处。竞赛以六年级为主,五年级只能作参考,低年级的则只能作鼓励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奖励。我家小子在六年级参加了六项竞赛考试如走数、华杯、新希望杯、创新杯、奥赛、明心资优挑战赛,有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在择校时并无太大优势,但也保证了他能进一所自己心仪的学校,进一个还算满意的班。当然家长的实力也能在小升初中起到重要作用,那是各显神通,不是孩子所能努力做得到的,不在此分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