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学班主任工作心得

时间:2021-08-31

优秀中学班主任工作心得

  案例:

  张小华,学习情况中等,偏科现象严重,数学较差。爱好文学,平时喜欢写一些诗歌,喜欢在同学们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性格呈现多面性,朗读诗歌、发表文学见解时表现得自信、大胆,其他大多数时候则显得小心翼翼。总之,个性中富有激情而又带着忧郁的色彩。他的主要问题:①生活方面:不修边幅,形象颓废。②思想方面:总觉得他有什么事闷在心里,心理负担沉重,但不愿意和他人交流。③同学关系方面:和同学交往越来越少,感觉自己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同学们也很少和他交往,觉得他太女性化。④纪律方面: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讲,常常走神。课堂上经常看其他课外书籍。⑤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作业经常不交,成绩退步,尤其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并且在测试中有多次不及格。

  案例分析:

  (1)可能性原因

  该生的状况不能说是突然现象,导致这种状态主要是内在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有突然性的外在因素。①身体方面,该生身体一直比较虚弱,进入初三后,学习更紧张,可能还不能适应。②家庭方面,该生家庭条件尚可,是家中独子,父母比较溺爱,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太少,尤其是在男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③热爱文学,但阅读的作品内容消沉,范围狭隘。④喜欢一些创作,但同学们冷嘲热讽,或不屑一顾,得不到肯定,自卑感强烈。⑤学习上感觉很难跟上,尤其是数学成绩下降,因而丧失信心。

  (2)寻找真正原因

  ①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同步性。我们首先对个案的现状达成共识。家长反映该生回到家后总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表示非常担心。并且也认识到自己和孩子的思想交流太少。尤其在孩子进入初三后,学习上遇到较大的困难,自卑感越来越强,但缺少对他理解和鼓励。针对这种学生,必须及时地同家庭联系,共同寻找产生偏差的根源,对症下药,通过同步的关心、引导、督促等手段逐步恢复学生的心理健康。

  ②与班干部谈话,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同学们觉得该生好表现,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不太爱和他交往。有次有同学在该生朗读自己写的诗歌时还直接讽刺了他。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为了满足尊重的需求,人们总是努力在一些方面或某一方面超过别人,以此赢得赏识,得到承认。这种尊重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以表现欲的形式出现,青少年尤其如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甚至是对抗的心理关系,形成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当学生遇到人际交往问题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于是产生了带有自我保护性质的闭锁心理。产生闭锁心理的学生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体育课也提不起精神,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

  ③与数学老师交流。数学老师认为该生上课越来越不认真听课,成绩每况愈下,有一次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了该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由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学业负担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④与和该生有较多交往的同学谈话。那些同学反映该生情绪低落,言语甚少。阅读的书籍也基本是一些比较颓废的消沉的内容,交流的话题也体现出极端的悲观情绪。总觉得无法体现自身的价值,不被认可。

  具体做法:

  心理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治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树立循序渐进的目标,逐步引导、慢慢纠正思维方式。采取批评教育、多谈心、多鼓励等手段,从思维、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把各种不良思维、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最终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多次找该生谈话。为了减少他的心理压力,我多次找他到学校的操场上、亭子里进行休闲式谈话。我们从文学谈起,谈诗歌、谈小说,谈他喜欢的作家。他对我逐渐从怀疑到信任。他谈及内心的苦闷,成绩上不去,觉得考上重点高中无忘。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和帮助他,很无助。通过谈话,我发现他阅读的内容大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迷惘、悲观、对社会的失望等方面,诗歌也大都体现一种凄美的情结。我从他的言语中看出他并没有放弃中考,所以我告诉他要暂时把课外阅读减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考复习上。并且阅读的内容要逐渐转变,我说我希望他阅读一些积极一点的书籍,并给他列了一些书目。如果他愿意,我们还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交流一些看法。多次谈话后,我欣喜的发现,他愿意主动和我交流,并且我们之间充满了信任,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逐渐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和班干部谈话,听听同学的意见,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关心、扶助,多鼓励,多接触,争取重新构建一个融洽的氛围,不仅为个案的解决,也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和睦、宽容、理解的集体,为紧张的中考复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班干部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主题是谈谈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同学们都很踊跃,畅所欲言。我记得该生还朗读了他的诗歌,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后来自习课时,班长和他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班长告诉我,他们除了学习,还时常会谈谈文学,该生与其他同学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和他父母亲交谈,听听他们的看法,提出我的想法。他父母亲深刻的认识到多与孩子的进行交流的重要性。除了生活上的关心外,和孩子经常进行沟通,谈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多关心他的思想发展变化,并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习上选择突破口,努力帮助他战胜自卑心理。和数学老师沟通,让该生主动去和老师联系,有疑难问题多问老师,战胜对数学学科的恐惧心理,赢得自信心。

  该生在多方的关心和帮助下,情绪逐渐稳定,积极向上。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学校联欢会上、操场上、教室里处处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自信的神情、爽朗的笑声;他在学习上的劲头很足,通过努力,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中考他考入重点中学,他显然自己很满意。我很高兴他能找回自我,更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