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心得体会(2)

时间:2021-08-31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本次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学习后,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肩负的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幼儿”、“幼儿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热爱幼儿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幼儿对幼儿要有耐心,对幼儿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树立幼儿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幼儿,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从幼儿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幼儿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幼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幼儿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幼儿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儿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幼儿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幼儿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暑期教育局利用三天的时间在东街小学对我们学校在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培训,在三天六场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学习中倾听了许多对自己个人成长与业务帮助的知识,听到许多案例对自己的内心触动颇大,现结合自己在德育工作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要真正树立德育工作创新意识

  要做到认识到位。认识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现创新的首要前提。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改变“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思想,站在培养跨世纪“现代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实抓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做起来苦难”,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要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这是目前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任何工作都要谋求和提高效益。那种单纯从“任务”、“要求”的角度出发,不注重效益意识和质量问题,凡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论最终效益如何、质量好坏,只要完成任务便万事告终的不讲效益,不计利害的做法,只会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就要讲求效益。不讲效益,便无所谓创新。要情理交融,变“强压式”为“引导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是贯穿于德育于作过程中的重要原则。那种不看对象,不顾后果,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办法只能给学生带来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当前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必须要实现创新,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心智潜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德育目标的定位在于“培养”与“引导”。因此,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通过课堂等形式的各种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设计,情理交融,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正确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身处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较多的存在心理的缺陷。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我们在教育工作的重要课程。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上课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通过交谈和了解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身心在校园中得到愉快。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的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后进生”,更应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利用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利用学科知识的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在班级的集体环境中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双向知识的互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善变的`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那些在班级的留守学生,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校园法制宣传工作。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多的了解了法制教育在校园的极其重要性,目前农村学校的法制教育还是非常落后的很多学生对于法律的概念是很模糊的。通过专家的系统讲解和真实的生活案例,让我从思想上更加认识到尤其是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利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给学生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形式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让学生从思想中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开学的第一星期召开法律知识宣传,利用培训学到了的法制知识和案例教育学生,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利用活动让学生理解法律在生活的重要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只要坚持法制宣传工作,让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四、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思想意识中都要有“校园安全重于一切”,工作中按照“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在校安全自查范围》,《中小学在校一日常规》等校园安全制度,在开学第一天安排各班主任利用入学教育班会给学生在安全意识上重点教育,打好安全预防针。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报刊等形式宣传校园安全相关知识,不定期的召开学生安全教育主题会,利用每周的例会和一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让各班主任在各班级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安全检查员每天对各班级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责任人汇报,如果出现问题,班主任和学校主管领导积极整改;把不安全的因素抹杀在萌芽中。在校园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五、创建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 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 我们学校文化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如:“建一面励志墙,墙上陈设“中华美德”和“中华名人”的故事,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华文化典籍和励志名言,用简洁醒目篆刻浮雕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励奋发学习的斗志。建一道“家乡文化”景观,在教学楼的长廊里布置经典的神话故事及成语文化墙,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还建一面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图,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伫足观赏、学习,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树立起建设美丽家乡的远大志向。设计文明礼仪——行文习惯墙,介绍一些基本的生活礼仪,让学生从中领会到中国是礼仪大国,礼仪是文明与文化的显著标志,也是个人修为的表现,人人要争当礼仪好少年。“等等,这些一篇篇故事,一首首诗作,一幅幅画卷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与生活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做了很好的引导和教育

  总之,学校的德育教育千头万绪,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德育工作很繁琐,开展起来很困难,不过只要我们找到了方法和对策,不管多大的困难,多繁琐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并且能够把它完成好。所以对我来说,这次培训是德育工作及时的培训,将对我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