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心得体会(2)

时间:2021-08-31

篇三:有效作业心得

  省中小学有效作业设计与管理专题研讨会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大多数老师所熟悉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学案例,然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却被不少教师所忽略,那就是有效作业设计。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效的作业是有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它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它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一种重要手段。201*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小学有效作业设计与管理专题研讨会,通过会议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应该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阶段有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 针对性

  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目标正确,才会少走弯路。因此,我们认为,设计作业内容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作业,为学生“量身打造”作业,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都能够进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布置作业主要分三个阶段:预习作业、课中作业和课后作业。

  预习作业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教学内容,课中作业是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知识,课后作业可对教学内容巩固加深。

  从上述过程来看,无论是预习作业,还是课中作业,或是课后作业,都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来设计,而且每一项作业都尽可能地兼顾到学生的差异,从而拓宽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 、兴趣性

  传统教学中,常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独自去完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他们做作业时,无交流可言,还缺乏情趣,长此以往,学生不由自主地将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并逐渐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极强的创造欲和表现欲。要想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做作业的乐趣,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做个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一种亲近感,进而增强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一定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建设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途径,用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也是培养学生学习

  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这需要我们多联系身边的事物,将有趣的事物与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便可提高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工具,数学之中就可以制作球内接几何体,语文中在学习红楼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贾府挂图等以利于进一步掌握知识。重视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生动形象的趣味性练习之中。这样就 “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想跃跃欲试,如此一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强化记忆。毋庸置疑,让学生对着课本死记硬背效果难免差强人意。而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合理有效地布置作业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原则性

  作业设计的内容要体现以下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人文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课程标准指出:许多学科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形成能力。而实践性作业,可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眼、口、手、脑并用,知、情、意、行统一,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效地提升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开放性原则:对于开放性的学科,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立足于课本,着眼于课外,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可以带学生去了解附近工厂生产的情况,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也可对近期的热点话题发表言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政治认识能力……这种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综合性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要“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要注意各学科各种能力的综合。

  人文性原则: 新课程作业应体现学科人文性功能,除了注重知识和能力外,也应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心灵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一句话,作业应将培养技能与人文文化融于一炉。

  四、探索性

  面向未来的教学,应当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作业设计上,即要求

  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仍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有助于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学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更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其主要形式有: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在旅游的时候,观察当地典型的植被,有助于自然带的学习。

  (2) 调查作业。调查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一些事物,从中收集一些信息,从收集的信息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人文地理中工农业以及人口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调查来更好的理解

  ( 3)分层作业,针对性的调控作业难度,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我个人认为网上提到的设计作业免写条策施也有可取之处。但是,这样一来,给检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每天都有每天的教学任务,作业根本检查不完,怎样才能使作业更有效呢?这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现在,在班级里,我让孩子们结对子,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和一个稍差的孩子结对子,换句话说,就是一对一的进行辅导,抓住课堂作业,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的解决。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学习好的孩子责任感提高了,而稍差的孩子也有了进步,课堂作业有了明显的改善。

  五、评价体系的多元性

  评价方式多元。我们打破了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采用了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评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语言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等。另外,还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评价角度多元。评价中,我们注意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如在作文评价中,我们采用一文多分,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项目有书写分、表达

  分、正误分、修改分(有修改痕迹的可适当加分)等。

  评价主体多元。实践中,我们将教师从唯一的评价主体中解放出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学生之间的互评结合起来,此外还请家长积极参与评价 。

  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要在研究教材,分析学情,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布置作业。对所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以便了解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教师还要在不脱离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安排课内、课外作业,兼顾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要全局考虑,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找准主干知识,找准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方法,还要考虑本节内容在本单元、本章、本学期乃至整个学业知识系统的作用合理有效的设计作业。篇四: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201*年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员开展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近一年的小课题研究结束了,一年来,通过对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使我收获颇多。

  这项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完成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性作业。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小学数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形成熟练地技能技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

  我的收获:

  通过小课题研究,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上起到了很大的转变,通过学生这一年来的作业情况,他们对数学逐渐产生了学习兴趣。并且,书面作业的减少,开放性作业的增多,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1、设计趣味性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促使他们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3、设计探究性作业,创设自由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机械重复。为此,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我的困惑: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就是如何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是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是我们的一个困惑和不足。

  以上是自己研究课题以来的一些认识和心得,我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些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

  性作业,使其最大发挥作用,促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是我们的追求。

【作业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1.德育作业心得体会

2.补作业作文范文

3.偷补作业作文范文

4.作业200字作文范文

5.作业引起的反思范文

6.我的作业小学作文范文

7.亲情作业作文范文

8.作业的烦恼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