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集合七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了“三生教育”的课程之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生命可贵,生存的美好,还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生活的乐趣。带我们发现美,体味生活中的爱,去发现那些细微的感动。花瓣在桌上留下鲜艳的痕迹,使人心动不已;李易安的“旧时天气旧是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又让人感慨;甚至《圣母抱基督哀恸像》中圣母脸上那沉睡中含蓄的悲情也深深打动着很多人。

  生活是种方向,也是目标。无形中牵引着我们向前迈进。睁开惺忪的睡眼,闻到阵阵香味的早餐;干净街道旁的青青碧草;困惑时朋友的援手,都让我们想到了感谢,感谢父母的关爱,感谢小草为环境增添了优美,能让我们更舒适地生活,感谢朋友之谊生活需要我们诚心对待,用心去感悟生活的意义。风雨来了,要守住门。苦难来了,要守住神。面对日常生活的消解,要守住诗。面对夜夜来临的黑暗,要守住灯。这样我们才可以禁受住生活的磨练和考验,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好地面对生活。

  生命为前提和根本,生存为基础和关键,生活为方向和目标,这样的“三生教育”,不管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更好、更全面地宣传和贯彻下去,把它做到实处,让我们的世界到处充满爱,充满欢笑。

  “三生教育”走进人们的生命世界,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生死问题,有效地促进我们的珍惜之情感,珍惜之能力,珍惜之行为。培养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意识与能力,对自己,他人与社会负责。引导我们面对现实,拥有“生活会继续下去”和“这就是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知道生活不仅有鲜花,也有坎坷。面对生活困境,确立生命第一位,让我们在沉重打击或无能为力时仍对生活生命怀有希望。

  “三生教育”不仅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美好,而且帮助我们意识到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磨难,痛苦与无奈的过程,帮助我们学会接受,正确对待和处理能引起负向情感体验的能力,敢于正视并承受对生命的全部威胁以及不可预料的不幸。

  “三生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希望。生活本身是难以预测的,有许多意外与不可避免的事发生,要我们在各种灾难面前,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在孤独寂寞中,在各种艰难处境中,在大病侵袭时,在突遇“灭顶之灾”时等,仍然能够憧憬未来。

  由于大学生处于身体成长和生理机能发展的高峰期,朝气蓬勃,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但又不顾条件允许急于满足条件需要容易造成失败和挫折甚至误入歧途轻视自己的生命把痛苦留给家人。而生命教育就帮助了我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理念,真正领悟生命的本质与价值。

  由于我国大学还未开发出一套自己特有的知识理论体系对整个大学教育与理论与知识的依赖也不强。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大学生基本生存意识的薄弱,生存技能的欠缺。当遇到突发事件大多数人都是慌乱紧张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严重的甚至会散失救援的最佳时机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生存教育则帮助学生增强了生存意志和提高生存能力,使我们在知识层面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上强化生存意识,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生存技能,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的解决安身立命的生存问题。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所以珍爱生命,提高我们的生存技能让我们的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也出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平衡。物欲攀比之风开始再我们纯净的校园盛行,大学生基本在校园学习,基本没有固定的收入,每个月的经济来源大都是依靠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大学生每个月开销巨大不止会加重父母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和绿色生活的基本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了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我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感受生命,这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珍惜这份权力,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生活是快乐之本,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存,则是去展现宝石的价值。尽情地享受美好的人生,在生活中寻求人生的真谛,人生的价值也将得到完美的体现。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这次培训活动,领导高度重视,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班级沙龙研讨活动,和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砌磋,真心探讨。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1.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进入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此外,教师应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这样才会在教学中获得进步,逐步转向研究型教师,也才会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2.坚定信念,追求理想

  教育信念,就象一盏明灯,指引着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方向。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并存,容易让人迷茫,失去方向。 “有理想,才会有行动”,追求自己的教育之梦,是每一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也是中国教育的支撑点之一。我们应心存崇高的教育理想、纯净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让我们的教育有灵魂,充满生命力。

3.对照反思,提升境界

  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教师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位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有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当教师就四个字——用心用情。参与授课的专家、名师,每一位身上都有着许多闪光点,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对教育的热爱,统统都融入在他们生动精彩的讲课中,也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位学员。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4.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能赋予教师一种大气,这种大气,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优秀教师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去学习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深感悟到: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5.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因此,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这次教师培训,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自觉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期间的学习即将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