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领导力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领导力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领导力心得体会1

  一、对管理者角色的认知

  管理者作为公司的核心力量,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承上要准确理解公司领导的发展策略和意图,启下要组织带领员工围绕战略目标完成相关的程序、步骤,最终实现和达成公司的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一要有足够的影响力使得员工有高度的意愿去开展工作;二要使员工能准确理解某项工作本身的意义和目的,这样他们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去开展工作;三要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尽可能顺利地完成工作,当然这些环境因素也包括管理者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作的一些辅导和帮助。四要在工作结束以后总结这项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成绩,并及时采取激励方式引导下一次任务,同时也要总结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改善的流程、环节,针对其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采取培训等方式予以改进。作为一个中层领导,在工作上一般不可能事必躬亲,亲历亲为,而是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上层领导的工作意图,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来。

  设备科是一个管理部门,同时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首先第一关就是要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作为一个管理干部光有专业能力是不够的,特别是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你所要发挥的作用决不是你一个人的专业能力,给公司带来的贡献,而是要通过你的努力使得员工发挥其最大潜能为公司做出贡献,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在工作中碰到问题和难题时就会措手无策。作为一名设备科长,要准确理解公司发展方向,近期工作目标,当前工作意图,以适当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处理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追求的员工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员工快乐工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注重提高管理者的影响力

  管理者的影响力是关系到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领导是一个影响他人的过程,好的领导应有能力吸引到志同道合的跟随者,牵引人们上进,而不是生拉硬拽,推一步走一步,这种牵引式的领导过程完全不同于奖罚的控制过程,因为它能使得下属更加自愿自发地工作”。对于这段话我的感触是颇深的,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的管理越来越难做了。”其实在工作中光靠制度和规则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面,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不可能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能规范到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制度的死角,这就给应对政策者以很多漏洞和空隙,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另一方面,环境和社会总在不断变化,而制度的变化滞后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因此单纯依靠制度和规章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执行、落实制度主要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自愿、主动遵守这些制度和规章时我们进行管理工作的成功之处,但是这就需要一个合格的中层,用其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来影响、带动整个团队。要达到对同事、对下属甚至对领导友好的影响力,需要自身有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事业心及快乐工作的能力。首先,坚定的事业心是形成领导者个人魅力的首要因素,也是一个人德行品质的反映和体现。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只是投机取巧、钻营升迁,他的言行必然得不到下属的认可,也不会在员工中形成一种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的氛围。没有坚定的事业心也会使人在受到挫折、受到环境排斥和遭受误解时自暴自弃,不能自始至终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其次,顽强的意志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也极其重要。如果一个管理者经受不住一些挫折和困难,又怎能帮助下属克服心理障碍,渡过难关?轻易的放弃会降低你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如果由此带来的懦弱和无能的印象将会给你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加难以挽回的损失。但是顽强的意志是需要磨练的,是要经过许多的考验以后慢慢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

  再次,我认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与人沟通、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能力,提高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提高促进团队快乐工作的能力。

  领导力心得体会2

  通过20xx年昌乐市寒假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本人感觉受益匪浅。我深刻地领悟到新时期校长必须具备的素质,也看到了教育发展的辉煌前景。在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在课程提升领导力?我认为:首先,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学校要办出特色和成绩,让主管部门满意,甚至欣赏,校长不要总是抱怨,关键是要有行动,要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如何为学生们办一所理想中的好学校。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轰轰烈烈,流派纷呈,各种教育创新和改革如跑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但到最后很少有长久生命的东西,为什么?我认为校长因为没有自己的办学思路,没有坚定的教育操守,所以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比如教材、教法、分数、作业、考勤等都是学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这些手段在很多场合都自成目的,甚至让培养人这个目的反过来为这些手段服务,于是教育蜕变为压抑人、控制人、折磨人、奴役人的异己物,成为剥夺学生幸福生活的“教育因素”。

  试查一所好的学校,它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打造出亮点,创办出特色。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时时刻刻想到和做到。

  作为学校的领头雁,校长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是为学生们而办的”理念。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得出了“学会回到原点思考教育”的英明论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能在课堂中充分成长。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崔允漷提出了“做好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用别人从未尝试的教育方法创造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

  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感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主观因素,教学内容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

  那么学校课堂改革的成败由什么决定呢?

一、人心问题

  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种凝聚力,一旦失去教师的齐心协力,失去教师的信赖和支持,校长想要有所作为很难。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教育,自然少不了要人文关照、人文情怀,因为有了这些灵魂的东西,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未来着想的教育,也才能成为润泽学生生命,为学生生命添彩的教育。

二、打造队伍

  有一支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共谋发展、互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课堂改革稳步推进,并结出累累硕果。

三、改革探索

  要使课堂教学质量高,解决学生兴趣问题是关键。

  校长运筹帷幄,稳坐校中,课程改革照样轰轰烈烈,照着你独具特色的想法走下去,这就是领导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及课堂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是改方法,而是换“脑袋”;不是改良,而是重建。总之,校长的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自己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