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心得体会(2)

时间:2021-08-31

  中学教师心得体会4

  一、转变角色,认真学习。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必须不断的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用全新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通过聆听各位专家老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特别是几位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到了美术学科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大提升了知识面和综合能力。例如:市教科所美术教研员卢梓老师的讲座《做推进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践行者》,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再认识新课标教学环境下美术教学的思想性与创新性;莲湖区进校美术教研员沈睿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们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支持点;未央区进校美术教研员马颖老师的讲座《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反思与发展》让我们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所有专家老师对我们的授课可谓节节精彩,无不是对我们每位美术教师进行知识的洗礼。通过对这些美术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也适时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惑,弥补了理论知识上的缺陷,为进一步搞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研讨,讲究实效。

  此次培训按照课程安排有步骤的进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每次培训,我们都在教研员沈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研讨,讨论学习内容,交流学习经验,提炼出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并积极与各位专家进行互动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反思提升,改革实践。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及教学资源的利用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启迪,素质得到了一次次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这次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不断地去践行。

  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教师心得体会5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高一年级的一年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项体会。

  第一、高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标志着学生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很多学生将高一中国近现史当作是炒初中历史的“冷饭”,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认为已经学习过了,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历史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

  真实的情况是,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把初中残留的“冷饭”再加热,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把仅仅停留在背诵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更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对学生来讲,初中的历史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背,记历史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不知道为什么?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除了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责任是逐渐诱导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走到高中历史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第三:从学校角度讲,历史学科在高一年级向来被认为是一门辅助课程,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抱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应付了是,是极为不对的。我们学校高一历史每周每班只安排了二课时,不符合教学大钢要求,我们老师上课感到时间紧迫,很多想多讲一些的内容都被删掉了,实在是没有办法。

  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

  第一、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教学目标,为高二时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加强相关的地方史教学。

  第三:把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同当前国际形势紧密联系起来,扩展学生的眼界,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的历史,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过去与现今都是与世界同时进步的,是无法独立的。

  中学教师心得体会6

  转眼之间,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一个一个学期就这么飞快的过去了,我进入教师这个行业,也已经有三年了。我教的第一个班,也即将毕业了,走向更高的地方。我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但同时又十分不舍。好像所有的老师都会对他们带的第一个班产生很深厚的感情,因为是第一次当老师,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所以过程就会显得非常的难忘。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工作,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观察了很久,学生会与年轻的老师更亲近些,对年长些的老师是一种尊敬感。这是因为年龄比较相近,有共同话题。学生跟你比较亲近,遇到问题就会来找你求助,跟你讲他们最近的烦恼。这时候就可以利用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了解他们的思想。只有沟通,才会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因材施教。

  第二,教师要主动。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腼腆,或是不喜欢问问题,没有听懂的地方也不会去问。这就会导致学生有些地方弄不明白,这就是成绩一直没有提高的原因。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主动一点,去提问学生,而不是等着学生来问。我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会随机抽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不懂,我就再讲一遍。在检查家庭作业的时候,有哪些题目错的人比较多,那个知识点我也会在课堂上再讲一遍。

  第三,要进行教学反思。我认为,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通过反思,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学生的反馈是很即时的,可以通过他们上课的表情还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看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些知识点他们没掌握好,可以反思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语言。通过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备课很重要。上课的时间是很紧张的,如果没有备好课,想在课上临场发挥,那是完全不行的。不仅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还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备课有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师要想把课备好,这三备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最后,不能太看重成绩。不要老是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放在一起比较,只要学生有进步,那你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以后,我会保持我现在的工作热情和状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