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集合七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8月9日—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寿光市20xx年暑期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两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太多地收获,董旭花、丁鹏、韩园长等三位专家教师的精彩报告,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让我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吮着水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但将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并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见解,加以剖析,让我们对照自身的教学,从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引导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下面就这次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幼教理念的重构:

  1、儿童观的重构:

  董旭花教授给我们讲了儿童观的含义,然后,让每位老师写出自己心中的小孩子的形象,(5个关键词),最后,用故事《大卫,不可以》,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子》以及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加以分析,得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而且还是喜欢称赞的。从而我们知道:(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特的人。(2)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人。(3)儿童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发展的潜力的人。(4)“儿童”既是一个生物性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与童年密切相关。(5)儿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兴趣、需要、独特的人格,有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6)儿童有多种需要,需要满足的过程即是促进其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总之,教师的教育既要对照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要对照个体的发展需要。

  2、儿童学习观的重构:

  首先我们观看了孙瑞雪老师的视频,讲解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用案例《菜死了》、《影子》、《纸箱游戏》深入浅出地加以剖析,让我们知道幼儿天生就好奇、好动、敏感,同时幼儿还热情、天真、自我中心、还有情绪主导。让幼儿去“自我中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的重要途径,幼儿思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幼儿的学习和物质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能看见幼儿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

二、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

  在这次的报告中,丁鹏主任环境创设是以“主题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室外、室内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创设,通过学习,使我对室外、室内的环境创设要求更加明确。室外要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综合考虑,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室内要合理拟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区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数量要适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摆放要有条理性,层次性,并让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因为布置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而区域活动是以“互动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美工区、科学区、观察区、建构区、表演区、阅读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们知道了材料投放的方式有:1、目标导向式——预设明确学习目标;(导电的朋友)2、自由开放式——不设特定的学习目标;(大蒜记录)3、探索发现式——隐蔽的学习目标;以后我们专业发展要1、会观察、分析、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2、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最后讲解了生活要与教育挂钩,自己找到自己的一个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发展,从而做到幸福的老师,教出更多幸福的孩子。

三、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

  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韩园长从我们现状:运动与精神力量的缺失、自理能力的缺失、自然的缺失、情感与教育的缺失、生命感的缺失,引出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2、有大教育的视野;3、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最后分享了本园的一些做法。1、快乐体育2、书香宝贝行动计划3、难忘童年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一些做法让我触动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这就是自然的教育。当孩子们尽情地流露他们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们让他们互融这种本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们感染社会恶习。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幼儿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让每个孩子在美的教育环境下本性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给我触动很大,也让我收获很多,让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我觉得充满了力量,我会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本月20日下午,中心校组织全乡中小学教师在青林小学举办《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培训。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主题演讲报告,让我学得到了不少知识,精神也得到洗礼。果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些可供思考的东西。

  阮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要温和近人,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文章,于无意间切中要害,有冬日烈火夏日寒冰之妙,于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岂不乐哉!

  老师不必成日面青如铁,与学生壁垒森严。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其乐融融,风景独好。“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如此仁厚长兄,谦谦师者,焉有不“言者谆谆,听者孜孜”?信息社会千头万绪,学不胜学,教不胜教,惟有与学生互学互教,方能教学相长,教学事业的源头活水亦能滚滚不竭。

  老师在育人方法上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心。不但是知识的播种机,也是爱的播种机。 爱和感谢”,水既然能感知我的意念,人就更能感知。我应该把这些话语常常放在心中,修养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也把爱传播给周围的`人,包括学生、同事、亲人们。

  此外,史沛霖老师还让我们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人生定位要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实现: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一个问题探讨的是个人的资源有哪些,素质、修养和能力是怎么样的;第二个问题是较理想的层面,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要求等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告诉我们要考虑到个人所处的环境或个人所面临的机遇。只有个人和环境的因素都允许时,那个定位才是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非常认同老师的这个观点。我也曾结合过这三个问题考虑过我自己的人生定位,不过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我相信这是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法,我相信最终一定能有一个清晰、正确的定位。

  阮老师演讲的语言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他是用心灵与现场的教师沟通,有幸参与了老师主持的玩游戏环节,让我重新当了一次“学生”,换位思考让我对教育的方式做了一次反思。老师用他的真诚赢得了观众一阵阵掌声,激情的演讲、深入的分析让老师们心潮澎湃,最后,他以一个故事来诠释行动的力量,也带来了全场的高潮。故事结束时我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这个讲座震撼了全场,我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不只是我,别的老师们也纷纷感动得潸然泪下。泪水和激情紧紧拨动着大家的心弦。

  对于这次阮老师的演讲,让我感触甚深。老师的课件我下载了回去,不时看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无奈我文笔甚陋,难以表达我的全部感想,只能说我的心中有了一些观念正在逐渐改变,我明白了良师的责任,我决心想着良师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