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是培训最大的效能。作为培训,我们教师都经历着大小不同的经历,都有对培训的期望,但也有培训后的怅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参加培训呢?在培训中,我们应该收获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讲座中的故事、案例、思考,分享成长中的事例,唤醒自我内心的成长,在不断的思考中规划自我的专业发展。“一位教师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教师培训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内心觉醒的程度,只有心态改变,才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才会自觉地吸收和成长,逐渐实现自我在高度、深度和厚度等方面丰富和完善。

  唤醒教师的自我学习意识。培训是一种经历,而经历更多的是不断的自我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教师需要阅读,需要终身学习,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学习中走向优秀和卓越。自我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捷径中的捷径,作为教师,唤醒自我的学习意识,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唤醒教师研究学生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当不同的培训导师都在围绕研究学生进行做文章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围绕研究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索。研究学生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只有认真研究学生,我们的教育才会丰富多彩,只有研究学生,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研究学生,让我们读懂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的思考方式,读懂学生的学习历程,在不断读懂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快乐,在不断读懂、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学生,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在研究中国收获成长,在研究中收获感动和幸福。

  唤醒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学科思维,还要有课程意识,从整体建构自我的课程体系,在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中收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整合意识,抓住课程本身的学科思想,围绕清晰的思路进行课程整合,围绕学科本质进行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成长。

  唤醒教师改进自我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对比讲座中的故事和案例,不断在对比、丰富、改进我们的教学,也使我们意识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改进自我,提升自我,才会有质的飞跃。作为培训,只有激发教师深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才能不断智慧地行走。

  总之,作为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醒教师内心的自觉,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提升自我的认识,改善自我的实践,在不断超越中追求卓越。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今年12月25日,我有幸来到河北师大参加了国培计划—高中化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都很充实,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教授、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众多的新理念、新知识扑面而来,很多感想、很多思绪难以言表。

  本次培训河北师大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专家、教授为我们进行不同类型的讲座。第一天听取专家班级管理讲座,下午参加了破冰活动;第二天刘毅玮博士的如何提高教育智慧的讲座,让我懂得了要以“情”为纽带,让情感走进课堂,给学生宽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刘敬华、王晓宁两位班主任带领我们参加的破冰活动使我们同学之间很快熟悉。在活动中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放飞自己,获得了无限的快乐。

  老师“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他说,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他认为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课堂必须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思维活动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通过学习使我对一堂课的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国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导。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本学期,我校加强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意识

  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形式、内容等列入学校工作规划,要求做到学习制度化,要求在新学年中,教师自学理论文章不少于20篇,自学理论著作不少于一部,做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学习心得或教学论文不少于一篇,教师集中学习不少于六次。在学习中,要求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教师研讨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力求探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总结。

  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增强网络意识,创导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资源观。首先应该有网络资源观,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获取、分析、整理这些信息资源,是我们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整体效益的基础性的工作。二是技术观。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具有在这个社会生存所必需的技术;同样,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教育领域里,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技能。三是服务观。校园网上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从何而来?靠的是大家平时一点一点地积累。汇小溪成大川,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校园网资源共享的体现上真是再清楚不过了。通过学习,增强教师们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通过建、定、带、引、激等方法,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1、建——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每两周举行一次学习会,严格学习考评,学习前先点名,要求每位教师理论学习做到六个有:有学习计划,有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有总结提高。通过完善学习制度强化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2、定——即定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和教育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在学习中,认真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将学习、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素质教育。

  3、带——即领导带头学理论,带头写心得体会和教育教学论文,为全体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的"讲学习、增素质"的浓厚氛围。

  4、引——即引导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校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个中心,找准理论和实践的联结点和切入点,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活学活用理论,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理论学习的实践价值。

  5、激——即通过各种途径,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把理论学习做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评优、晋级、奖励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正面激励促进理论学习的制度化,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更大热情。

三、重视校本培训

  建设一支道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最基层、最直接、最经济的师资培训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校级培训是学校教师受益最多、最好的形式。因为,市级、县级培训由于教师人数多、教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只能解决面上的共性问题,而学校则可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具体解决个性问题。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这对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拓宽教师的视野,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学校加强内部培训,通过师傅带徒弟、学术研讨、评比竞赛等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中,我们先后集中学习了校长做的《奋力开拓,缩小差距,谱写教育新篇章》、校长做的《奋力开拓缩小差距谱写教育新篇章》、教务主任做的《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报告,另外,我们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东教育》等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论著。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教师的理论水平定会节节高,学习型组织也会欣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