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论学习心得

时间:2021-08-31

  挺喜欢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但是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在课题组组织的生本理念的学习中,我终于大开了眼界。

一、生本教育中的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

  从接触生本教育,从对生本教育的知之甚少到现在一次次看到生本教育课堂上学生的侃侃而谈,深深地被老师给学生创设的那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由发展的空间所吸引,原来我们的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啊!而且看到生本的老师是那么的热情洋溢,对学生、生活都充满了自信和幸福感。是呀,孩子的童心、童趣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作为教育孩子的老师,就该让孩子乐学,只有这样才是幸福的,正如欧老师说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孩子的健康成长,这都是生本教育的结果,真的觉得生本教育的理念正在指引我们去做到相互尊重,依靠学生。

二、生本课堂的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

  自从我们开始进行生本教育的研究后,也在努力地探究小组合作。但是参加了培训会之后,才突然有些明白了。我们的小组合作与"生本"意义上的"小组合作"还是有差距的。真正的生本课堂上的学习小组,成员有着明确和谐的分工,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任务,是一个兵教兵、互助合作的学习过程。小组合作的过程,是通过学习积极的优秀的学生,来带动消极被动的学生,也是一个能发现学生共性的学习障碍的过程。生本课堂中的小组通过探讨并不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共性的障碍便会得到彰显,在积极学生的带动下,这些问题往往能够被发现并提出来。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别人更多的认可和赞赏。我们的小组合作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不能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小组合作而进行合作。另外,对于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也往往是由思维敏捷、表达流利的学生代表、代替,缺乏深入思考、细致引导与激励评价。从教十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综合能力出众的孩子怎么越来越少了,到了五年级,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课,全班竟然找不出这样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在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发言的质量不高,仿佛个个都思维定势了,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不是与孩子平时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太少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