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产系统纪检监察的述职述廉报告(2)

时间:2021-08-31

2、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源头治腐工作。

  一是探索了局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针对局机关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局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完善了机关小车管理、费用管理、请销假等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继续推进场务公开。加大了以财务检查、审计为主要形式的场务公开,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强内部财务检查,坚持对二级单位财务每年进行两次检查。

  三是强化大事管理。对重大项目、重大收支实行了事前预审、全程监控和事后公开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经营和项目等收支的监管,规定重大经营和项目收支必须召开职代会通过,报局党委集体研究审批,并由局纪委实施全程监督。

  四是规范执法工作。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强化渔政执法工作机制,清理了收费文件,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有效地杜绝了“三乱”现象的发生。

  四是信访举报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2起反映党员干部的信访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妥善处理。

(二)分管的工作

1、全区水产社会生产。

  一是狠抓了青鱼产业的发展。组织编写了青鱼产业发展规划;在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主持下,参予制订了荆州市淡水产品养殖规范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青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了“1115”青鱼标准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协助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搞好“海子湖”青鱼的品牌注册;配合“荆州市水产养殖预警预报与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在纪南镇青鱼养殖示范区开展了科技对接1次、举办技术讲座2次、现场青鱼鱼病诊断与防治6次;在长江水产研究所、区科技局、财政局、经管局的扶持下,参予了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荆州区青鱼养殖技术服务项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青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与示范等3大青鱼养殖示范项目的策划、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狠抓了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小区的池塘改造升级工作。

  二是狠抓了试验示范。在普及推广“1115”青鱼标准化养殖模式、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模式、湖库生态渔业养殖模式、野生寄养小龙虾模式的基础上,与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由荆州区双龙水产合作社承担在弥市镇推广了池塘实用生态工程—微流水鱼—藕生态养殖示范50亩,并拟在该镇推广xx亩,现已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三是开展科技服务。结合全区“XX—XX全国科技示范县建设项目”,重点培植水产科技示范户100户,全年共开展了渔业科技培训28期,送科技下乡30余次,印发技术资料xx0余份,开展水产生产调研15余次。

  四是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工作。完成了1个部级示范场、4个省级示范场的创建工作,并在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力推广了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制度,即《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产品标签》“三大记录”。

  五是其它工作。主持了荆州市荆州区水生动物防疫站建设项目、湖北省四湖流域荆州区血防养鱼灭螺工程及水产大县建设项目的制订;完成了全省新农村示范镇—弥市镇现代渔业发展的规划;开展了全区10家鱼苗繁殖场的颁证及用药专项检查,查处整改了1起违禁药物的案例;对全区水产专业合作社、水产品流通市场、龙头企业等进行了广泛调查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