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时间:2021-08-31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根据系部的总体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2010级学生上半年将进行了一个月顶岗实习。在院、系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班主任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顶岗实习概况

  1、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蓝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2、实习班级及时间。学生顶岗实习分三批,每次三个教学班(为期一个月左右):第一批:期限从 2017 年 9月 1 日至 2017年 10 月 8 日止,实习班级:(一体化327、328、332班);第二批:期限从 2017 年 10 月 4 日至 2017 年 11 月 5 日止,实习班级:(一体化329、330、331班);第一批:期限从 2017 年 11 月 5 日至 2017年 12月 10日止,实习班级:(一体化333、334班)。

  3、实习管理方式。校企双方共管,系部负责接送。

二、顶岗实习动员与安排

  学校主要由就业专干张高俊老师负责,各班主任配合工作;教学工作由系副主任黄建科协调。

  分批召开学生实习动员会(系领导、教务处领导、考研室、学工办参加),进行实习安排: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实习项目内容、注意事项、实习手册的填写,公布指导老师的各种联系方式。实习单位,以学生自己联系为。同时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实习为同学们提供自我成才的平台,也让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同学们顺利和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工作以及以后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跟踪指导情况

  顶岗实习期间,系主任杨培刚、副主任黄建科、系办公室主任柳琼、就业专干张高俊及各班主任老师采取电话、短信、QQ、电子邮件、慰问等多种方式与顶岗实习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切实有效的指导。

  顶岗实习学生基本能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傅,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和管理教育,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请教,都能较好的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深对工作的认识, 并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顶岗实习手册撰写情况

  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按时、按质、按量提交了实习手册,认真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实习内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总结了实习心得。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优秀60人,良好181人,及格102人,不及格5人。

五、顶岗实习收获

  学习收获四条:

  一是总结出了顶岗实习模式,采用“分流制”,实行 “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定期汇报、校企共管”。

  二是顶岗实习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实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就业理念、就业期望值会得到很大转变。

  三是顶岗实习学生除了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外,还能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本次实习蓝思科技发放学生工资近100万元)。

  四是顶岗实习提高了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顶岗实习制度要规范。

  2、顶岗实习的专业及合作企业要拓展。

  3、顶岗实习跟踪服务工作要加强。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二)

一、实习内容

  1、参观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实验室

  依次参观了交通检测实验室、交通规划实验平台、智能交通实验 平台、交通仿真实验平台、交通行为实验平台、交通控制实验平台、 道路性能检测平台等。见到了许多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印象深刻 深刻的是交通行为实验平台和交通控制实验平台。 交通行为实验平台主要是利用能够构造各种道路、 交通条件的驾 驶模拟舱,以及驾驶适性检测系统、测谎仪、眼动仪、脑电仪、动态 心电仪等生心理检测设备,研究驾驶员对周围道路、交通产生的生心 理反应,并有一个很先进的模拟驾驶舱。

  交通控制实验平台注重软件的开发, 有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城市道 路模型,该系统智能性非常高,由电脑控制,实现信号及车辆的自动 控制,给实验分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平台。

  2、参观分析北京西直门立交

  西直门立交饱受人诟病, 网上戏称其为 “世界第九大奇迹” “中 和 国结”式的设计,令司机经常晕头转向。由于不能俯瞰整个立交,一 下午时间也没弄清是如何组织交通的。 查阅资料得知:自二环路由南向东直接右转进入西直门大街是被 禁止的, 规定的转弯方法是先由辅路经 360 度转弯上至第二层的慢车 桥,然后经 270 度转向向西至慢车桥西北端,然后 270 度转向向南, 经 360 度转向进入二环路西侧辅路, 然后后再作 270 度转向上至慢车桥 南侧,然后再向东进入西直门大街。一个简单的 90 度右转弯需要经 过两个 360 度转弯和 3 个 270 度转弯才能完成, 其复杂性令许多本地 的熟练司机在桥上迷路,或转至错误方向。由西直门外大街自西向南 右转、前往西二环路,也需要采取同样的绕行方式。着实令人咋舌! 对于这样的立交不如拆掉。

  3、参观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和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

  相对于西直门外立交,东直门立交设计的显得相对简单、实用。 东直门交通枢纽位于东直门立交桥的东北角,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 纽,占地7.3 万平方米,为地上地下各两层。地面一层为公共电汽车 到发站, 地面二层为通往首都机场的轨道交通到发站和首都机场第二 始发大厅。地下二层是地铁 13 号线到发站,地下一层是地铁 2 号线 东直门站。该交通枢纽连接了地铁 2 号线、13 号线、公交电汽车站 以及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乘客在此能实现零距离换乘。 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由 GTC、T3C、T3E 三部分结构组成,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GTC 分四层,地下两层是停车场,地上 两层是机场快轨站台,同时还是机场高速、轻轨的交汇地,是航站楼 的门户。T3C 为乘客办理登记手续、候机和行李托运的地方,是 T3 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们参观的重点。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巨大规模和采光设计, 航站楼和停车楼顶 部设天窗自然采光,有“龙鳞”之称。特别是航站楼近 300 个天窗朝 向光线良好的东南,白天大幅度减少灯光照明。玻璃幕墙采用中空低 辐射镀膜玻璃, 既保证采光, 又隔音隔热; 部分天窗可自动开启通风, 调节楼内冷暖。

  4、参观北京南站、乘坐 BRT、参观西单平面立交

  北京南站外型奇特,像三叶虫的化石造型。该站有地上两层,地 下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高架候车厅以及配合的高架环形车道、站 台轨道层、换乘大厅、地铁 4 号线、地铁 14 号线。在高架候车亭屋 顶中央采光带,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突出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如此豪华壮观的车站却并不见多少人候车, 且始发车都是动车和 高速列车,由于我国高铁线路刚刚起步,该站目前发挥的作用远小于 北京北站和西站,但在功能上绝对可称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了。 由木樨园桥乘坐 BRT 到前门用时 17 分钟, 比起北京的普通公交 应该说是很快了,一路并没有因为车辆占道和堵车耽误时间,延误主 要发生在十字路口红灯时间, 不过北京的道路早已过饱和, BRT 是否 适合大范围推广有待商榷。 西单平面立交是苜蓿式立交的平面化, 解决了十字路口右转车辆 所造成的冲突和交织,且简单方便,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应该是值得 推广的。

  5、调查路口交通量 交叉口机动车流量调查表

  调查地点:宽街路与沙滩路交叉口 调查员姓名: 交叉口控制方式:无信号交叉口 调查日期:2017年 9 月 14 日 天气:晴 路口类型:T 型路口

  6、参观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 参观了许多设备,多和铁路与站场有关,从最新的动车到古老的 蒸汽机车模型一应俱全,还有各式各样的铁路信号设备和轨道,无不 显示了这个学校很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