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实习报告(2)

时间:2021-08-31

  ⑴列车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制动机的全部试验和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 ⑵运行中应随时注意各风表压力的显示及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情况。

  ⑶缓解列车制动时,应将自阀手把推至解位(须防过量),加速充风后,不得用保持位充风。 ⑷使用“长波浪”制动法易造成闸瓦和轮箍过热,造成闸瓦熔化,轮箍松驰,为此,在有电阻或液力制动的机车要尽量利用动力制动创造凉闸条件。

  ⑸在使用“短波浪”制动法时,因制动频繁,空气压缩机工作量大,应严格掌握缓解时机,防止缓解过早使列车增速过快,充风不足时再制动时无力,造成违章超速,甚至“放疡”事故。

  操规第二十四条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列车速度、线路情况、牵引辆数和吨数、车辆种类以及闸瓦压力等条件,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和减压量,保持列车均匀减速。进入停车线停车时,应做到一次停妥。牵引列车时,不应使用单阀制动停车,并遵守以下规定:

  1.初次减压量,不得少于50kPa。

  2.追加减压一般不应超过两次;一次追加减压量,不得超过初次减压量。

  3.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

  4.单阀缓解量,每次不得超过30kPa。

  5.减压时,自阀排风未止不应追加、停车或缓解列车制动。

  6.牵引货物列车运行中,自阀减压排风未止,不得缓解机车制动;自阀减压后至缓解、停车前,机车制动缸压力,不得少于50kPa。

  7.禁止在制动保压后,将自阀手柄由中立位推向缓解、运转、保持位后,又移回中立位(牵引采用阶段缓解装置的列车除外)。

  8.货物列车速度在15km/h以下时,不应缓解列车制动。长大下坡道区段因受制动周期等因素限制,最低缓解速度不应低于10km/h。重载货物列车速度在30km/h以下不应缓解列车制动。

  9.少量减压停车后,应追加减压至100kPa。

  10.站停超过20min时,开车前后应进行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

  操规第二十五条 施行紧急制动时,迅速将自阀手柄推向紧急制动位,并解除机车牵引力。车未停稳,严禁移动单、自阀手柄。无自动撒砂装置或自动撒砂装置失效时,停车前应适当撒砂。

  操规第二十六条 列车运行中,发现列车管压力表表针急剧下降、摆动,以及空气压缩机长时间泵风不止,或列尾装置发出列车管压力不正常报警时,应迅速停止向列车管充风,解除机车牵引力,及时采取停车措施;若确认列车折角塞门被关闭后,应按压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红色按键,采用列尾装置主机排风制动措施,停车前适当撒砂。停车后,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开车前,司机确认列车管通风状态良好后,方可重新起动。

  操规第二十七条 装有动力制动装置的机车运行中调速时,应首先使用动力制动,当动力制动不能控制列车速度时,及时配合使用空气制动,并应做到:

  1.内燃机车在提、回动力制动手柄时,要逐位进行,至“1”位时应稍作停留。电力机车给定制动励磁电流时,电流的升、降要做到平稳。

  2.制动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

  3.当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配合使用时,应将机车制动缸压力及时缓解为0, (设有自动控制装置的机车除外)。

  4.需要缓解时,应先缓解空气制动,再解除动力制动。

  5.多机牵引使用动力制动时,前部机车使用后,再通知后部机车依次使用;需要解除动力制动时,根据前部机车的通知,后部机车先解除,前部机车后解除。

  操规第三十二条 遇天气不良时,应加强了望和鸣笛,并及时与车站联系。其具体行车办法,由铁路局制定。

  操规第三十四条 多机牵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机车重联后连接状态的检查:第一位机车与第二位机车之间,由第一位机车乘务员负责;第二位机车与第三位机车之间,由第二位机车乘务员负责,其后依次类推。机车与车辆之间,由连挂车辆的机车乘务员负责。

  2.机车操纵应由行进方向的'前部机车负责。重联机车必须服从前部机车的指挥,并认真执行《技规》规定的鸣笛及回示制度。

  3.设有重联装置的机车,该装置作用必须良好,重联时应接通重联线。其它各有关装置及制动机手柄的位置按附表六执行。

  操规第四十一条 在起伏坡道上,应充分利用线路纵断面的有利地形,提早加速,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坡顶。

  操规第四十二条 在长大上坡道上,应采用“先闯后爬,闯爬结合”的操纵方法,坡前应提早增大机车牵引力,储足动能;爬坡时应施行预防性撒砂,防止空转,并注意牵引电流不得超过持续电流。  实习项目四:货物列车平稳操纵实际运用与结合

  起动:坡道起车

  1)、平道、上坡道:牵引力不宜过大,车钩拉伸、平稳加速。

  2)、下坡道:尽量保压开车,注意起动牵引力,可以单阀制动起车,鱼背形、鱼腹形方法相同。

  调速:手柄、制动机、电阻制动

  1)、手柄调速不宜将牵引力回尽。

  2)、起伏坡道用牵引制动法,牵引力大于惯性力。

  3)、初减压量不宜过大,机车始终在缓解状态,犹其是追加制动力时。

  4)、电阻制动、由牵引转为电阻制动时,不宜过急,电阻制动初制动电流不宜过大,电阻制动转牵引时,解除电阻制动,不宜立即牵引,应注意在1位停留10至20秒。

  冲动如何产生的有以下几条

  1、速度低,减压量大,制动力过强,冲动越大;

  2、速度高,减压量小,造成追加减压量大,冲动越大;

  3、连续追加或间隔时间短则冲动就大;

  4、列车编组车辆越多,就越影响制动波和缓解波的传播,冲动越大;

  5、线路纵段面的影响,在“鱼背形或锅底形”路段进行制动和缓解,也会加大列车的冲动。 具体操纵

  1、避免冲风不足减压制动;

  2、实施列车制动时,尽量采用牵引辅助制动法。

  3、避免高速接近站台,连续追加减压停车。  4、有条件时早1-2分在进站时适当降低速度,适实小减压量停车,一次停妥。

  5、尽可能全成不中断牵引力,减压时要小减压量。

  长大坡道区段重联操纵起车时,本机先牵引待列车全部起动后重联机在提牵引,控制在道岔限速内通过岔区。

  长大下坡道起车,单阀保持机车制动缸压力不少于80千帕,当列车速度达到5公里(全列起动后)在渐渐缓解单阀,使制动缸压力降为零。

  实习项目五: 机车故障应急处理

  一、基本要求:

  要求机车乘务员对机车内部构件熟悉,机车出现的故障能及时分析处理.并对故障做出总结。

  二、重点研究问题:

  对机车日常应急故障处理的总结

  Ⅰ.运行中DLS故障的检查处理

  现象:柴油机突然停机,差示压力红灯不亮,燃油压力正常;再次启动柴油机,只转不爆发。 检查:

  1、极限装置未作用。

  2、DLS线圈明显烧损、底座螺丝松动。

  3、启动柴油机时,DLS芯杆顶出。

  处理:

  DLS故障,拧下DLS线圈支架的底座螺丝,将约1mm左右厚的硬质压板或其他硬质物置于停车阀上方后,拧紧底座螺丝,人工闭合DLS。如DLS线圈烧损,应拆除线圈上正、负导线,用绝缘包扎。

  注意事项:

  1、启动时应密切注意滑油压力,柴油机已爆发,如滑油压力低于100kPa,应立即松开DLS停机。运行中当滑油压力低于100kPa时,应立即松开DLS;操纵台上差示压力红灯亮时,应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使柴油机停机。

  2、人工闭合DLS后,如不能一次启动柴油机,再次启动前应松开DLS,然后再人工闭合,以免极限装置作用。

  Ⅱ.差示压力计误动作,4ZJ常闭触指虚接的检查处理现象:

【内燃机车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1.内燃机车自然缓解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论文

2.书店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3.实习报告:土木生产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业务营销实习报告

5.实习报告:如何写好实习报告

6.实习报告题目及实习报告的写作方法

7.医院实习报告

8.就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