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土木施工实习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一). 框架剪力墙结构(农大工科实验大楼)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称框桶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有效利用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

  它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

  (二). 防震缝(志高国际)

  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

  设置防震缝,可以将复杂结构分割为较为规则的结构单元,有利于减少房屋的扭转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震害表明,按规范要求确定的防震缝宽度,在强烈地震下仍有发生碰撞的可能,而宽度过大的防震缝又会给建筑立面设计带来困难。

  据查资料知其设置原则:

  >6.1.4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三).拉结筋(志高国际)

  拉接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235、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拉结筋,用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中,有不同的链接构造。 1 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竖向一般每500高设一道拉结筋。也就是0.5米。水平方向一般是砌体均分就可以了。

  墙体拉结筋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一端通过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块板间的板缝向下弯折,另一端伸入墙体内弯折。抗震等级7度及以下地区,上述拉接筋不必与圈梁拉接;8、9度地区,除设上述拉接筋外,还应在板下圈梁中预埋钢筋与上述拉接筋相连。 拉结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类型的一种,把它砌到墙的里面,摆在砖层当中起连接砌体防止开裂的作用。 拉结筋通常用直径6.5毫米细钢筋制成,多用在砖墙的L转角和T字转角处,每隔500毫米放一层,每层每125毫米宽度范围内放一根。长度按规范。在砌体留槎的时候必须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四).加气混凝土的应用(山农南校宿舍楼)

  加气混凝土块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起隔绝作用,如非承重墙,剪力墙顶部等。在剪力墙顶部主要是防止梁弯曲变形把力传到剪力墙。

  非承重砌块生产和使用最为广泛,体积密度一般为500 kg/m3和600 kg/m3,主要使用在结构中的填充墙与隔墙,而不承担荷载;承重砌块的体积密度为700 kg/m3和800 kg/m3,在建筑中经特殊结构处理后承担荷载;保温块的体积密度一般为300 kg/m3和400 kg/m3,主要用于建筑物保温隔热;屋面板和墙板都是加筋加气混凝土板,根据用途不同,其配筋不同。

  (五).消防电梯

  普通电梯均不具备消防功能,发生火灾时禁止人们搭乘电梯逃生。因为当其受高温影响,或停电停运,或者火燃烧,必将殃及搭乘电梯的人,甚至夺去他们的生命。消防电梯通常都具备有完善的消防功能:它应当是双路电源,即万一建筑物工作电梯电源中断时,消防电梯的非常电源能自动投合,可以继续运行;它应当具有紧急控制功能,即当楼上发生火灾时,它可接受指令,及时返回首层,而不再继续接纳乘客,只可供消防人员使用;它应当在轿厢顶部预留一个紧急疏散出口,万一电梯的开门机构失灵时,也可由此处疏散逃生。

  消防电梯的数量主要根据楼层建筑面积来确定。我国规定,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1台消防电梯、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设1台,大于1500平方米而不大于4500平方米设2台,大于4500平方米设3台。

  (六).飘窗(志高国际)

  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飘窗,从名字不难看出,就是飘出的窗子。一般的飘窗可以呈矩形或梯形,从室内向室外凸起。飘窗的三面都装有玻璃,窗台的高度比起一般的窗户较低。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进行大面积的玻璃采光,又保留了宽敞的窗台,使得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得以延伸。